浏览量:5004+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4-02-19
机构电话:
机构传真:
机构邮箱:
接待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1:30 13:30-17:00
中心筛选调研驭时快线

科室

科室简介

耳鼻咽喉科,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医疗特色突出,多年来致力于对耳鼻咽喉科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工作,引进多种先进的检查、治疗仪器,包括电子喉镜及鼻内窥镜、中耳分析仪、纯音听阈检查仪、耳声发射仪、声信息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电刀消融仪等。临床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将内窥镜所见之病症,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引申了传统中医对耳鼻喉望诊的内涵。对多种疾病作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科室中医特色浓郁,以中医药、针灸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过敏性鼻炎已成为我科最具影响力的特色系统治疗。不断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内窥镜下自鼻咽腔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扁桃体割治法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周围脓肿等,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学科带头人现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编委、中医眼耳鼻喉杂志编委、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天津市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带领科室先后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参与新药研发几十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专业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内科部下属分支学科,为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及中医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单位,承担国家中管局、市教委、卫生局等科研课题6项 获市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引进卫生局空白项目4项,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脾胃病方向培养出大批优秀专业人才,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中医消化专业学科。 


消化专业成立于1989年,创始人为我市著名中医王文仲老先生,经过20余年的发展,脾胃科拥有一支医疗服务综合水平精良的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包括南院、北院专科门诊及南院病房、脾胃病实验室(二级)、南院内窥镜中心(400M2)、北院内窥镜中心(300M2),同时配有现代化内窥镜检查设备:富士能EG-590、EG-410胃镜,EG-495肠镜、奥林帕斯HG490、HG490GJ,奥林帕斯肠镜,十二指肠镜、幽门螺旋菌测试仪、微波内镜治疗仪GW-92F、ERBE电凝内镜治疗仪等。 


目前我科现有正式员工18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包括在读),硕士学位12人。年门诊量约8万人次,病房48张床位。消化专业突出中医特色 发挥中药优势,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急/慢性胰腺炎、肠易激综合征、不完全性肠梗阻、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及消化道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治疗手段及专病专药。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肾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及肾脏病重点专科 卫生部腹膜透析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肾脏组织生物学实验室 中医内科学天津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天津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拥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7名。


学科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重大疾病防治研究为重点,开展血透、腹膜透析和肾穿检查等,具备应用高新技术诊疗肾脏疾病的能力。建立了“慢性肾脏病单元”综合防治方案,建立中医药的疗效的评价体系,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质量。本学科中医特色突出,注重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重视人才培养,并且学科建制健全,设有专病门诊、专科病房、慢性肾病一体化防治中心、名中医工作室、三级实验室。相应的基础研究获得多项国家级科研资助,成果多项奖励;每年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近5年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3项,省部级及其他横向课题10余项,获资助科研经费达200余万元,并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多项。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风湿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和天津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是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病“燥痹”协作小组组长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天津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天津市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在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学科现在是成华北地区最大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中医痹病诊疗基地。 


学科擅治病种达20余种,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性化症、风湿热、骨关节炎、晶体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血管炎、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成人斯蒂尔病、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复发性多软骨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代谢性骨关节病、软组织风湿性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系统性血管炎、冷球蛋白血症、脂膜炎、多形性红斑、结节性红斑、雷诺综合征、重叠综合征等。 


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攻关、“十一五”攻关、中医药管理局、天津科委、吴阶平医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已获国家级、市级、卫生局级科研成果10余项,其中 “从毒虚瘀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诊疗评价体系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减毒增效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家级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副主编、编委著作6部,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0余名。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血液科是天津市规模最大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科室,是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2005年被评为天津市卫生局重点专科,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十一五”重点建设专科,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十二五”重点学科。目前共有包括层流净化病房床位在内的开放床位40张,并拥有天津市二级实验及天津市中医传承工作室等。床位使用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开设专科专病10余个,年门诊量达3万人次,就诊患者覆盖全国。 


血液科学术梯队合理,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本科在近40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在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骨髓增殖性疾病及各类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率先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治疗急性白血病及清肝化瘀法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等等,取得良好疗效。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5项,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5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拥有一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高水平人员队伍。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心血管专业奠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历经董晓初教授、阮士怡教授、张伯礼教授等几代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的不懈努力,现在学术带头人张伯礼教授、学科带头人毛静远教授的带领下,学科规模进一步发展,学术影响进一步扩大,跻身国内中医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中心的先进行列。学科现由专科门诊、病房、CCU、介入中心、心血管功能检查室、心系疾病证治重点研究室等组成。基为于学科拥有的数字C型臂X线心血管造影系统、中央心电监护系统、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运动负荷测试系统、动态血压监测系统等硬件仪器设备,联合大学临床研究方法学团队,依托大学实验中心,搭建了心血管疾病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及研究平台。临床以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等为主要优势病种,全面开展包括冠脉造影、心室造影、大血管造影、心室测压、右心导管检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等在内的心血管介入诊疗;同时在微血管性心绞痛(心脏X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原发性低血压病、高脂血症等病症中医诊疗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研制了活血保心丸(651丸)、冠心宁丸、心舒宁片、降脂软脉片(Ⅰ、Ⅱ、Ⅲ、Ⅳ号)、新生脉片、脉安宁合剂、粘脂饮、补肾抗衰片等系列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临床疗效。 


在科学研究中,学科以提高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疗效为宗旨,完成了第一个中医界牵头组织实施的、在WHO平台注册、国际卫生研究机构参与评价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在实践中建立并完善了中医药循证研究的关键技术,成为中医药循证研究的范例;提出并构建了“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单元”,显示了其有效性和经济性;研制了心力衰竭中西结合分期辨治方案,并通过中央随机、多中心国际注册研究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针对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的心血管病,基于对其中医临床病机特点的认识,提出“养血、活血、通络”防治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策略,总结出“理气、化痰、活血”治疗心脏X综合征(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方药,提出了“解毒护心、益气养阴、清透伏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治法。同时,针对临床有效方药及成分开展了多环节机制的系列研究。 


近5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经费4000余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学科多年来共培养博士30余名,硕士100余名;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荣誉3篇,优博论文提名2篇,天津市优博论文3篇,编写《中医内科学》等教材3部,获得国家及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出版教材/专著9部,论文360余篇,SCI/EI收录论文14篇。 
心血管专业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冠心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10年、2012年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发起并组织成立了“全国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联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 2012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进一步提升了学科在全国的学术地位。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我院儿科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2002年、2007年、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儿科协作组组长单位(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2009年,2013年),全国中医儿科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单位(1997年),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发展学科(1996年),天津市重点中医专科(1999年),天津市卫生局中医药儿科脑病重点研究室(2008年),中医儿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中医儿科学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天津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专业基地(2009年)。 


科室先后承担包括“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30余项,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励20余项,研发了熄风胶囊、茸菖胶囊等中药院内制剂。同时,拥有3个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李少川、陈宝义、马融)。 


目前科室已经形成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小儿脑系疾病研究、小儿肺系疾病研究、小儿心系疾病研究。在脑系疾病的研究方面,以癫痫为重点病种,同时涉及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及脑瘫等脑系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肺系疾病的研究,以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为重点病种,并涉及哮喘、慢性咳嗽等疾病。心系疾病以病毒性心肌炎为重点病种,涉及心律失常等。 


儿科目前设有门诊、急诊、病房、儿科重点研究室、名中医工作室。门诊诊室19间,特色治疗室4间,设有癫痫、心肌炎、肾病及免疫疾病、脑瘫、哮喘、多动症、小儿女科、儿童保健等专科门诊。专科现有43位执业医师,中医执业类别3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11人,硕士21人。专科年出院人数达2900人次,专科临床规模、专病临床能力和水平在全国同类专科中处于前列。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中医外科专业包括疮疡、周围血管、肛肠、乳腺、普外、泌尿、皮肤等多个科室。学科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6名。


疮疡和周围血管专业,在糖尿病足坏疽、周围血管病、各种类型疮疡、骨髓炎、窦道、烧烫伤、乳腺病、痔漏等病种诊治方面颇具特色,其中糖尿病足坏疽是天津市重点专科专病诊疗基地。近年来,获得2个国家级、5个市级科研课题、4个市级科技进步奖。开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各种慢性动脉缺血性疾病,填补市内空白,并成功实施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微创动、静脉血管腔内介入诊断及治疗、人工血管转流术、自体大隐静脉血管转流术、大网膜移植术、脊神经根切除术、静脉动脉化技术、原位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腹主-髂-股动脉取栓术、动脉内膜切除术、深静脉瓣膜修复术等。


乳腺专业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研制出多种特效中药对各种乳腺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在天津地区具有较高声誉。开发院内制剂6种,在治疗乳腺炎、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同时配合手术抑制乳腺肿瘤发展,减少并发症。乳腺外科近年来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
肛肠专业主要开展治疗包括痔、瘘、肛裂、直肠粘膜脱垂等肛门疾病,及便秘、大肠炎性疾病,结、直肠肿瘤等大肠疾患,尤其对于晚期痔、嵌顿痔、复杂性肛瘘,采取传统手术配合独特的外用、外洗中药具有止痛快、消肿快、止血快、愈合快的特点。除传统中医治疗,开展PPH手术及结、直肠肿瘤手术。


泌尿外科设有泌尿外科病房、泌尿外科门诊、泌尿碎石门诊和前列腺专科门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特别是对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肿瘤、排尿功能障碍及女性尿道综合征等泌尿系统疾病,形成了以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为特色的专科门诊。在临床科研工作方面,开展了针刺对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中药灌肠调控细胞因子治疗前列腺炎的机制研究;研究应用中药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方法以及对组织生物学材料无细胞基质移植物在输尿管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获市级科研成果1项,发表专业论文26篇。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我院呼吸科始建于1979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科室功能逐渐完善,人才梯队逐步合理,是教学先进集体,诚信科室。呼吸科现有病房、专病门诊、戒烟门诊、中西医结合研究室、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和睡眠呼吸监护室等,拥有肺功能仪、支气管镜、呼吸机、睡眠呼吸监测仪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主要诊治病种有呼吸系统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间质疾病、肺心病、慢性呼衰、肺部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目前以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癌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针对疾病不同病理阶段,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辩证与辩病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独创出以中医系列特效方剂为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常规开展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镜检查、经支气管镜肺活检、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技术。运用胸膜腔闭式引流术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及难治性气胸,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等。通过学科建设、科研管理和学术活动,造就了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现已形成一支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医教研群体。 


近年来,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多次受到院内好评和奖励。科室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临床及机理研究:包括疏风通络法治疗哮喘临床及机理研究,三伏贴预防哮喘和疾病控制相关研究;中医药治疗肺血管重建临床及机制研究等。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省市级、自然基金等科研课题并获奖,发表论文百余篇。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是一个中西医结合型科室,中西医技术力量齐备,科内汇集天津市妇科名中医、哈氏妇科传人,中西医结合专家及一支活跃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医疗队伍。其中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6人,形成了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梯队。妇科门诊配备妇科综合治疗室、计划生育手术室、彩超室、阴道镜室等。妇科病房集聚妇科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LEEP治疗仪、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在月经病、绝经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盆腔炎性疾病等方面,有独特的诊治经验,疗效显著。     


目前,妇科已成为最具特色的专科之一,凸显祖国医学简便验廉的优势,同时开展妇科各类手术,尤其腔镜微创手术系列,在天津市呈领先态势。 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妇科专家经验,注重中西医结合,突出双重诊治特色,逐步形成特色专科,运用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开辟多途径给药及综合治疗方法。譬如,针灸、灌肠、中药离子导入、阴道冲洗、宫颈上药、阴道灌洗、穴位敷贴等,基本形成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综合诊治各种妇科疾病的医疗格局,临床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 


我们拥有两个国家级工作室,近几年来,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成果奖等多项奖项,参加新药临床试验几十项,发表论文近百篇。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我院中医神经内科专业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天津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天津市卫生局的重点学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名,授衔专家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名;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4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名,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1名。文献与医学信息部,由博士、硕士10人组成,主要进行针灸古典文献、现代文献研究及医学信息的收集分析。我专业拥有病床600张,每日门诊量1000余人次。此外,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还拥有颅脑CT、经颅超声多普勒、多导生理仪、脑地形图、离子导入机、电针仪器、脑电生物反馈仪、多导睡眠监测仪等多种先进医疗仪器设备。 


我专业突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色,在“针药合用”的基础上,加之先进的检测仪器及手段,对多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治疗,包括各种中风脑血管病、疼痛性疾病、老年痴呆、各种神经炎、精神分裂症、癔病、抑郁症、焦虑症、顽固性失眠等,均取得极好疗效。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以石学敏院士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一系列科研成果的研究和应用,作为主要特色。该中心在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针刺手法量学研究、刺络疗法临床应用,以及经络脏腑辨证施治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并在针刺治疗急危重症诸方面,积累丰富经验。科室还开展中医综合治疗、心理测查、心理治疗,音乐放松治疗等手段。 


近20年来,总共承担国家及省、部、局级课题80余项,其中,获国家及省部局级科研奖励60余项,包括“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每年开展院内外专题讲座40余次;主编出版医学专著23部,发表各类科研论文数百篇。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是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为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中心。2013年成为天津市中医肝病重点专科,现为全国脂肪肝诊疗中心,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现年门诊量超过26000余人次,住院病床49张,病床使用率98%以上,现有医生15人,硕士生导师3人,拥有硕士以上学历者13人,在读博士5名。临床围绕慢性肝胆疾病、脂肪肝合并代谢综合征为优势病种开展的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研发出慢性肝病系列院内制剂7种。开展以中西医结合诊疗为特色的多项专科诊疗技术:B超监视下肝穿刺的诊疗技术、内镜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技术、肝占位病变(肝囊肿、肝脓肿、肝细胞癌)的介入治疗、腹水浓缩回输技术。


学科带头人现任天津市中医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科始终致力于慢性肝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目前在研的省市级以上课题6项。参与多项中药新药研发,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中华中医药学会命名的“全国中医骨伤名科”,卫生部“骨质疏松症规范化诊疗基地”,天津市卫生局重点专科,天津市“叶氏伤科研究室”所在单位,天津市中医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天津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主任委员单位,并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委单位、天津市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等。2010年天津市卫生系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先进病房。科室拥有美式整脊技床、射频热凝仪、臭氧治疗仪、关节镜系统、C型臂、大型骨质疏松治疗仪、熏蒸床、各种脊柱牵引设备等。学科带头人获全国卫生行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天津市卫生行业“第九届”十佳医务工作者,受聘美国明尼苏达州西北健康大学客座教授,并兼任天津市中医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西结合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专业以传统脊柱关节病手法融合美式正脊技术为核心,开展四肢、脊柱、创伤、骨病与骨质疏松症为优势技术。擅长传统中医正骨手法及美式整脊技术、外用中药膏药贴剂、微针联合,并结合先进微创手术组合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三个核心专病。拥有前沿先进诊疗设备,开展创伤、腰椎退行骨病手术,膝、腰孔镜微创、射频臭氧介入手术,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三个技术方向。 


骨伤专业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系统的整理了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并将“十步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和“活血舒筋手法辨证使用治疗肩凝症的规范化方案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规范化研究(2007BAI20B032)”等科研课题成果化并获奖。近年国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级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骨伤专业基础设施条件及运行机制良好,管理科学规范,服务质量优良,重视行业行风建设,医德医风高尚,发展建设计划周密详实,随着国家、医院的发展每年均做一定的修正和完善,有利于学科进一步发展。作为全国十八个中医骨伤名科之一,目前正被天津市推荐全国重点专科,向全国一流队伍水平挺进。

查看更多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