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科室简介
小儿感染专业
2008年7月1日,新二病房成立,收治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导致的“大头娃娃、患有肾结石娃娃”和内科普通病人。安徽阜阳手足口病暴发后,一直承担手足口病、腺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留观等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临床救治工作。2012年“新二病房”更名为“感染科”,除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外承担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痢疾及儿童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等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收治工作。2017年成立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小儿感染病分会。2019年加入湖南省儿童肝病专科联盟。2020年成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重点科室,承担发热门诊,疫情留观病房的诊疗工作和所有发热儿童及家属、本院职工新冠肺炎病毒的核酸检测排查工作;2021年5月底搬迁至江西省儿童医院红谷滩院区。红谷滩院区北楼涵盖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住院病房及疫情留观区域等,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及辛勤耕耘,在医、教、研、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展的沙门菌相关研究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中国宋庆龄儿科医学奖。承担的手足口病相关研究荣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现开放床位102张,医护人员52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博士生1人,硕士生6人。对发热原因待查、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沙门菌感染、病毒性肝炎等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规范诊治独树一帜,报导国内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儿童病例,发现石骨症、纤毛不动症等罕见病例。
科室立项课题数十余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江西省科技重大项目及全国多中心横向课题30余项;研究成果硕果累累,科室先后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杂志发表10余篇,论文在世界儿童感染性疾病大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年会等做大会发言和壁报交流,多次获优秀论文奖。科室每年通过举办学习班义诊、科普、接受电视台采访等形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儿科同道,为江西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该科一贯注重与国内外儿童感染科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与时俱进,在临床与科研方面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省内领先水平。承担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等的横向多中心课题,参与国内多项感染性疾病指南及专家共识相关研究。2015年我院成立江西省儿童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利用中心平台开展肺炎链球菌、手足口病、腺病毒、巨细胞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肠道寄生虫及幽门螺旋杆菌及毒力基因的相关研究,完成手足口病流行病学、重症转化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分模型,量化评估早期筛查有重症转化倾向患儿并建立个体化诊疗方案,研究成果在江西各地市进行推广应用以同质化诊疗方案。(一)病源病种情况:
2009年在省内最早开设儿童感染内科专科,开设了儿童感染、儿童传染、儿童肝病三个亚专业,在省内率先引进开展了肝脏硬度及脂肪变定量检测及优生优育五项、EB病毒、巨细胞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微小病毒、麻疹病毒、T-SPOT、X-pert、G试验、GM试验、呼吸道病原学多重联检、手足口病毒核酸多重联检、血药浓度监测、细菌培养及耐药监测、血尿串联质谱、肝炎全套、铜蓝蛋白、胆汁酸等检测;在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腺病毒、流感重症病例的早期筛查及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链球菌感染、寄生虫病、真菌感染、病毒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水痘、麻疹、腮腺炎、猩红热等多领域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及研究,大大提高了我省儿科感染性疾病、肝病的诊治水平。从2011年建立专科门诊以来,专科年门诊量从1千余人次到2021年6.81万人次,增加了近60倍。2015年成立的江西省儿童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成员单位国外1家、国内核心单位5家、省内核心单位5家、网络单位26家,与三甲医院及基层医院等相关学科建立了协同创新研究网络,面向儿童感染性疾病防治的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联合攻关、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创新技术与成果转化,获得各类研究经费241.44万元。主持或参与国家防治技术、诊疗规范、指南的制定6项,发表文章40篇,其中SCI 19篇、核心期刊8篇,出版书籍5部,新增授权专利5项,义诊授课科普宣传受益上万人次,生物样本库已囊括了近30种基于临床的病种类型,拥有近3万余份样本数据,有着完善的人才梯队,为儿童感染性疾病诊疗体系及平台建设构建基础,并作为江西省儿童医疗联盟理事单位上下联动,为江西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二)设施与设备情况:
科室设有受试者接待室、抢救室、专用病房,购置了相关的办公室用品,抢救室配备了抢救药品、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洗胃机等。科室抢救器材及药品齐全完备。同时科室制定了受试者损害抢救预案,选派了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生和护士担任抢救工作,担任抢救工作人员均参加了抢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当临床试验过程中受试者需要抢救时,保证参加抢救人员均按照制定的相关制度,听从指挥,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完成抢救。红谷滩新院的感染疾病大楼使用面积7274平方米,设有门诊(感染门诊、肠道门诊)、住院病房(床位102张)及重点实验室。
感染实验室检查:优生优育五项、EB病毒、巨细胞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微小病毒、麻疹病毒、T-SPOT、X-pert、G试验、GM试验、呼吸道病原学多重联检、手足口病毒核酸多重联检、血药浓度监测、细菌培养及耐药监测、血尿串联质谱、肝炎全套、铜蓝蛋白、胆汁酸、肝脏硬度及脂肪变定量检测等。
感染专科实验:呼吸道病原学多重联检、支原体核糖核酸检测、支原体耐药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检测、尿肺炎链球菌抗原检测、手足口病毒核酸多重联检、血药浓度监测、细菌培养及耐药监测、肝脏硬度及脂肪变定量检测等。
研究团队
专家介绍:
朱春晖:女,主任医师,博士,内科第三党支部书记,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病学学组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感染学组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感染病分会青年委员常务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小儿感染病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专委会常务委员、江西省结核病防治综合指控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儿科临床与保健委员会委员。主持及参与国家级课题10余项,开展的巨细胞病毒、沙门菌、肺炎链球菌、手足口病、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毒性肝炎等相关研究成果获第七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和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发表核心论文数十篇,其中SCI论文3篇,参与美国儿科学会感染性疾病红皮书的翻译。擅长发热待查、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小儿腹泻、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脏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杨智辉:男,主任医师,儿内感染科,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内科工作35周年,主治发热、咳嗽、感冒、腹泻及感染性疾病。
廖细生:男,副主任医师,民革党员。一直从事临床儿科工作。对常见小儿内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手足口病、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及重症腺病毒感染等常见传染性疾病的诊治。主持和参与省厅级课题3项,在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赵 莉: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荣获2020年“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江西省儿童医院优秀志愿者”,2021年“江西省儿童医院优秀共产党员”。担任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小儿感染学分会委员。本人主持江西省卫生健康委课题2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厅级,省级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7篇,其中国家级论文4篇。本人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内科感染科从事临床、带教、科研工作10余年,对儿童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室简介
小儿普通外科专业
江西省儿童医院普外科是全省为数不多的小儿普外专科,被省卫生厅批准为首批"江西省医学领先专业"。该科高级职称医务人员中,1名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名为江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5名为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名为江西省卫生厅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有专科医生17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8人具有硕士学位,博士1人,在职博士2人。承担规培生、进修生、5年制医学生的教学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承担各类省厅市级课题多项各类科研课题多项。
自建科以来,团队一直秉承着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对病人全心全意的诊治和爱护;近年来,在学科带头人张守华主任的带领下,江西省儿童医院普外科医护团队更是锐意进取,做大做强专科。
(一)病源病种情况:
普外科于2001年9月被省卫生厅批准为首批"江西省医学领先专业"。诊治疾病包括: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腹股沟斜疝、食道裂孔疝、肠梗阻、胆总管囊肿、肠旋转不良、巨结肠、后天性肛前瘘、小肠结肠炎、肝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畸胎瘤等。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直肠内瘘修补术治疗小儿后天性肛前瘘;熟练掌握先天性巨结肠的各种手术方式;引进了直肠粘膜吸引活检技术以及肛门直肠测压技术,提高了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前诊断能力,尤其是新生儿巨结肠的术前诊断能力;开展了B超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经肛门非开腹巨结肠根治术;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肠腔内瓣膜切除治疗先天性十二指肠膜状闭锁和狭窄及肛门成形同期瘘修补治疗先天性无肛舟状窝瘘;在省内首次完成联体婴儿分离手术;开展了小儿腹腔镜手术,现急性阑尾炎、小儿腹股沟斜疝、食管裂孔疝、胆总管囊肿等已常规实施腔镜微创手术。率先在省内开展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肾脏肿瘤、肝脏肿瘤、胰腺肿瘤、卵巢肿瘤、睾丸肿瘤、骶尾部肿瘤、横纹肌肉瘤等实体肿瘤的序列诊疗,科室参照国际最先进的实体肿瘤综合治疗模式,整合手术、化疗、介入、免疫(靶向)治疗、病理及分子诊断、影像诊断、营养支持以及科研等团队的核心力量,为广大儿童实体肿瘤患儿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完成的多项科技成果先后获省科技进步奖贰等奖、省科技进步奖叁等奖、省卫生厅重大效益奖和省卫生厅科技创新壹等奖。
(二)设施与设备情况:
科室设有受试者接待室、抢救室、购置了相关的办公室用品,抢救室配备了抢救药品、中心氧供应、心电监护仪、喉镜、呼吸气囊等,呼吸机、除颤仪、洗胃机等各种抢救器材齐全完备,急救人员专业水平省内领先。科室制定了受试者损害抢救预案,选派了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生和护士担任抢救工作,担任抢救工作人员均参加了抢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当临床试验过程中受试者需要抢救时,保证参加抢救人员均按照制定的相关制度,听从指挥,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完成抢救。
依托医院检验科,可以完成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电解质、特异性IgE测定、细胞因子检测、HIV、梅毒抗体检测、病毒PCR、载量测定、蛋白印迹、免疫球蛋白定量、T细胞亚群分类、白介素测定、NSE、AFP、CA199、性激素六项等。
普外科专科实验、检查:免疫球蛋白、补体测定、流式细胞五项检测、AFP、NSE、CA199、细胞因子检测、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等。
研究团队
专家介绍
张守华: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江西省儿童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儿科专业。从事小儿外科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14年,率先开展了儿童各种恶性肿瘤的手术、微创、介入等综合精准治疗。首次开展了省内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难治性横纹肌肉瘤的靶向治疗;以及罕见肿瘤如副节瘤的免疫治疗。目前从事小儿外科临床以及相关基础科研工作,主要围绕肝脏再生、胆道闭锁、干细胞以及肿瘤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日联合基金1项,福棠儿童发展基金1项,省科技厅课题3项,卫生厅课题12项。现有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 青年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肝胆外科分会 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肝脏外科分会 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会 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会感染分会 委员,江西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 常委,江西省保健协会腹壁与疝外科学会 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分会 秘书长,江西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 秘书长;《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特约编委,《西南医科大学学报》青年编委,《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青年编委,《Hepatolog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BMC Cancer》、《Aging》等杂志审稿专家。
冯 亮:主任医师,1984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江西省卫生厅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为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一批培养对象,江西医学院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大外科主任,兼任江西医学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西省疝与腹壁外科专业组副组长、中华小儿外科学会肛肠学组委员,其研究的科技成果《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获厅科技创新壹等奖。。
邓庆强:主任医师,1990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现任普外科主任,兼任江西医学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小儿外科学会肿瘤学组委员、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西省中西医吉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擅长儿童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于胆总管囊肿、食道裂孔疝、腹股沟斜疝、梅克尔憩室等疾病的微创治疗;门脉高压症、胰腺囊肿、甲状腺囊肿等儿童罕见病、疑难病的综合治疗。
雷 斌:主任医师,2000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任江西省医学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住院医师规培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擅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套叠、粘连性肠梗阻、血管瘤、脂肪瘤、巨结肠、胆总管囊肿、食道裂孔疝等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