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2192+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2-07-27
机构电话:
机构传真:
机构邮箱:
接待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科室

科室简介

1、科室概况
(1)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成立有30多年历史。目前是湖南省脑血管重点学科,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中南大学硕士点,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全科有医护人员 113人,专科医师28人,技术员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2名,住院医师6名,硕士研究生14名,护士80名,其中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7名。拥有四个病区,编制床位154张,其中重症监护室16张,设置有专科门诊(分普通、专家、心理、头痛、癫痫、脑卒中筛查门诊)、病房(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室、癫痫加强病房、介入病房、普通病房)、湘西北癫痫研究所、神经电生理室、心理评估咨询治疗室、生物反馈室等,是湘北地区实力最强的神经科。能熟练开展颅内血肿穿刺、脑室外引流、动静脉溶栓、脑血管介入诊疗。平均收治住院病人约2300多人/年,门诊人数3000-4000人/月。DSA检查约170人次/年,脑血管介入手术20余台/年。学科带头人徐平主任为中南大学兼职教授、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癫痫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德市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2)床位设置:一病区病床50张,以收治癫痫、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为主,二病区病床50张,以收治脑血管病介入病人为主,三病区病床38张,为专门的脑血管病卒中单元,对脑卒中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症监护室病床16张,以收治危重抢救患者、静脉溶栓患者为主,可完成床旁锥颅血肿穿刺术。 四个病区各具特色,对口收治病人,并有效双向转诊。
(3)科室医疗设备:科室目前配备有国产理邦心电中央监护系统、进口呼吸机,WZ-5016微量注射泵,动脉血气分析仪,神经内科介入手术室能完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电生理室配备进口肌电图、脑电图、经颅多普勒等仪器。心理咨询室配备进口生物反馈仪。
2、科室业务发展
(1)临床:我科发扬学科优势、瞄准国际前沿、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开拓临床新技术。一方面,在已有优势项目上,不断完善和深入,力争原始创新,增强优势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及神经功能康复。另一方面,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学习和引进国外临床新技术,积极开展神经变性疾病及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基础研究;建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进一步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在加强神经变性疾病及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基础研究的同时,建立脑血管病个性化综合生物治疗体系,使脑血管病综合治疗水平在省内领先。
(2)脑血管病介入:紧盯国内先进技术项目,先后派多名医生到北京宣武医院、天坛医院学习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目前,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DSA检查约170人次/年,脑血管介入手术20余台/年。
3、科研成果   
神经内科一直注重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取得了多项科技进步奖,科研项目《锥颅穿刺血肿溶解冲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获1995度常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推广应用》获2006年度常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葛根素对脑梗死不同时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获1998常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获2004年度常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联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近期预后的影响》获2009年度常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TCD与DSA比较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获2011年度常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获2012年度常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获2012年湖南医学科技三等奖。《湘西北地区种族差异化脑卒中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研究》获2014年度常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神经内科创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工作组带领下,神经内科于2012年9月完成了脑卒中的临床路径制订工作,并完善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溶栓治疗路径方案。并在临床工作中正式实施,为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依据。神经内科门诊按照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要求,已开展“脑卒中筛查门诊”,对脑卒中患者及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筛查及早期干预。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1、科室概况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98年,1901年创办手术室,麻醉随之开始。1937年,来自湖南省区域内的9名教会医师运用乙醚点滴全麻,历时12小时开展了第一例开腹胃次全手术。1957年武汉“醚麻班”结业的傅开义老先生为我院第一位麻醉医师,1961年成立外科麻醉组,从业人员三名,1984年麻醉科正式成立,专业人员11人。20几年来麻醉科经历了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新设备,新药品,新技术的引进使得科室规模不断扩大,手术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业务范围不断延伸,在科研教学、临床麻醉、科室管理、人才培养、品牌塑造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2003年成为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系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2011年麻醉科获湖南省地级市重点临床专科。2012年麻醉科成功成为湖南省常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到2014年底拥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0人,主治医师10人,经治医师1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人,硕士生导师1人。
2、科研教学
所有麻醉科医生均接受了或正在接受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掌握了目前可应用的各种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方法以及国际先进的围术期监护技术。带教湘雅,南华大学麻醉和临床本科学生实习400多人次。2003年正式挂牌成为徐州医院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具备培养硕士研究生资格,该基地已毕业有6名研究生,现在读3名。另外还承担了卫生部援外医疗任务和承办卫生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已为下级医院培养专业人员近300名。科室长期坚持每天早交班,实习生、研究生进行病历、麻醉计划和麻醉小结汇报,科内资深麻醉医师每周二下午实行“读书会”制度,为学生们进行专业授课,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实习医生和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和考核制度。麻醉科获得“湘雅医学院优秀教学基地”称号。
麻醉科大力推进科研工作,弘扬科研创新精神,在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共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综述、译文200余篇。其中《中华》系列杂志20多篇。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1、湖南省卫生厅立项《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肺癌切除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3、湖南省科技厅立项《围术期血液稀释对脊椎手术小肠微循环灌注的影响(2010sk3210)》。4、常德市科技局立项《自血回输对脊柱手术患者小肠灌注的影响》、《戊乙奎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脑功能的影响》、《围术期血液保护的临床研究》、已完成和在研省市级课题9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8项。
因此,麻醉科已是一个医疗、教学、科研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3、临床麻醉 
该学科的主要任务包括临床麻醉(手术室内、外)、麻醉后监护治疗、疼痛诊治(急性和慢性疼痛)、急救和复苏以及麻醉机理和疼痛治疗的基础研究。目前年麻醉台次1.5万余台,心胸、颅脑、腔镜、器官移植等新、疑难、重大手术麻醉达50%以上,其中心脏移植、肝移植、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已达省内先进水平。
目前科室拥有21间现代化手术间和最先进的麻醉机、监护仪、体外循环机、麻醉深度监测、床旁血气分析仪、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机、C臂X光机等设备。已普及的监测项目有血液气体、电解质及酸碱分析、血流动力学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和呼吸功能监测、出凝血监测、脑电及麻醉深度监测等。不但保证了手术科室运转和支持“新、大、难”手术的开展,而且为了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及术后顺利康复,临床麻醉的工作重点已向对手术病人生命机能的监测、调节和控制等方向转移。
心胸外科麻醉的发展:1981年第一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003年第一例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2004年第一例心脏移植术。2008年以来每年心脏手术麻醉200例左右,包括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麻醉,低体重儿(<5kg)先心病手术的麻醉,巨大冠状动脉瘤切除术麻醉,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麻醉等。
小儿外科的麻醉的发展:2003年以来我院小儿外科手术及其麻醉取得了飞速发展,陆续开展了新生儿肛门闭锁,新生儿食道闭锁,新生儿隔疝,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等高难度手术,通过新型麻醉药物,监测手段及管理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骨科麻醉的发展:1986年6月开展第一例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试验”后陆续开展脊柱骨折或腰椎滑脱手术中行自体血液回输,减少异体血的用量,获得手术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神经外科麻醉的发展:1993年我科潘道波开展了内输外裹低温技术脑保护(获1997年湖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提高了颅脑巨大肿瘤摘除以及脑复苏的成功率。现每年神经外科手术量每年约600台,包括重型脑外伤,脑出血,动静脉畸形,动脉瘤,颅内占位等高难度危重患者的手术。随着麻醉药物,麻醉技术和监测手段的发展,以及麻醉中中枢神经保护理念的日趋完善,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2001年第一例肝脏移植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肝胆外科的麻醉上了一个新台阶;1994年我院完成第一例肾移植,以后在省内首先开展了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以及2004年首例心脏移植技术说明器官移植麻醉技术水平日益先进;成功抢救产后大出血和合并复杂心脏病的产科患者。2005年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成功救治一名心跳骤停73分钟患者,复苏后无后遗症(成为当年常德市十大新闻事件)的病例显示出麻醉科的综合水平。
4、科室管理
为加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科室建立与完善各项工作规章制度,规范临床工作程序,建立临床路径和麻醉操作常规,实现科室麻醉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有序化和特色化管理,有力地保障了麻醉质量和麻醉安全性。 经治医生负责制,避免疲劳麻醉,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不搞技术垄断,重视科室文化建设”等管理理念成为科室特色管理的精髓。麻醉科做到了麻醉期间麻醉医师不离开病人一秒钟,麻醉医师真正成为患者生命的守护神。     
5、人才培养 
学科的发展需要一个优秀的人才梯队。科室注重年轻医师业务、科研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在科内营造出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良好氛围,积极为他们搭建接受更高层次继续教育的平台。科内每年都有青年医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定期派出年轻医师参加各种级别的学术会议或到各大医院进修学习,这些举措极大促进了青年医师的学习热情,有助于他们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麻醉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开阔视野,提高创新意识。麻醉科现已拥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医师。
周学习、月学习
麻醉科注重学习。每天早晨交班时进行前一天亚临床事件无责报告,并对当天手术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每周二下午全科业务学习,科室每位医生都安排讲课内容,或者对本月病例进行病例讨论。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1、科室概况
(1)骨科分为骨一区(15病室)、骨二区(16病区)、骨三区(17病区)和骨四区(48病区)。科室现有人员结构:总人数:86人,医师31人,护士45人。医师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10人、医师9人,博士学历1人,硕士学历12人;护士中副主任护师5人、主管护师9人、护师6人、护士14人、助理护士21人。学科带头人卢和平主任为湖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常德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床位设置:一区病床42张,其中CCU病床10张,以收治脊柱创伤、脊柱骨病病人为主;二区病床42张,以收治手外伤病人为主;三区病床42张,以收治四肢创伤为主;四区病床48张,以收治关节疾病及关节创伤为主。
(3)科室医疗设备:科室目前配备有德国鲁道夫椎间盘镜显微系统,射频热凝设备、臭氧设备、电脑骨科愈合治疗仪、骨科牵引床、maquet呼吸机、CPM机、肘关节复位器、迈瑞PM-900UT4000监护仪、奥林巴斯高清关节镜、美国施乐辉高清关节镜、杰西低温等离子消融设备GE公司大C臂、GE公司 小C臂、南京杰雄公司小C臂机、南京普爱公司小C臂、日本台京公司小C臂。
2、科室业务发展
(1)骨科是医院重点学科,我院骨科成立于1968年,经过几代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在传统骨科基础上,不断引进新的治疗方法和新型内固定器技术,使脊柱、创伤、骨病、关节外科、运动损伤、矫形等各方面的治疗水平得到提高,在市内居领先地位。有些诊疗技术已经达到国家、省级先进水平。科室崇尚合理积极治疗及早期康复,具有鲜明的临床特色。
(2)脊柱外科方面:自成立骨科起,骨科即率先在常德市开展了脊柱外科的诊疗工作。目前能开展颈椎病(脊髓型)、颈椎骨折脱位、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结核前后路手术;胸椎骨折脱位、胸椎结核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折脱位、腰椎滑脱、腰椎结核手术;脊柱骨折术后畸形愈合翻修矫形术;脊柱侧弯(特发性、先天性)矫形术;脊柱微创手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脊柱骨折肿瘤PKP(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手术、颈椎间盘突出射频热凝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术。脊柱肿瘤、四肢原发性、转移性骨肿瘤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其中多项手术填补常德地区脊柱外科诊疗领域空白,每年手术量达800余台,其技术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3)关节外科方面:早自1980年,骨科在湘西北地区首次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取得良好疗效。数十年来,关节外科发展迅速,关节置换术成为了关节外科常规手术,关节置换手术难度从开始较简单的初次置换上升到复杂情况的初次置换及复杂的关节翻修术,关节置换术的疗效也得到了长足的提高。于1999年在湘西北地区首次引进日本奥林巴斯关节镜系统,在短短十五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常德地区乃至湘西北地区关节镜手术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纯的镜下诊断到高超的镜下手术技术,实现了骨科关节镜技术跳跃式的发展。是常德地区唯一具备并开展膝关节镜微创技术的科室,除了施行膝关节关节镜下探查术、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或全切术外,还开展了膝关节关节镜下半月板fast fix修补缝合术、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冲洗引流术、骨关节炎清理术、盘状半月板成型术、游离体摘除术、交叉韧带重建及关节镜下骨折辅助固定等。关节外科年手术量达700余台,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4)创伤骨科方面:四肢骨创伤为骨科发展时间最长,技术最为成熟的诊疗项目,随着骨科技术的进步,先后在常德地区率先开展了骨折闭合复位、皮下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各种髓内钉治疗闭合及开放性骨折,VSD治疗四肢毁损伤等技术。其主要病种收治:四肢重要血管、神经的修复手术,四肢骨创伤、骨病、骨肿瘤、外固定支架治疗骨不连、骨缺损、骨延长等。年手术量达1000余台,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5)手外科方面:手外科从骨科成立之初即发展迅速,1980年完成湘西北地区的首例断指再植术,1989年开展了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和游离皮瓣移植+髂骨植骨再造拇指手术,当时此手术在整个湘西北地区尚属首例,手外科于2014年5月成立,单独成立病区,现开展急诊手外伤肌腱、血管、神经探查吻合术,断指、肢再植术,带血管蒂皮瓣转移植皮术,手指再造术,功能重建术。
3、科研成果
共发表论文22篇,其中中文科技核心期刊2篇,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15篇,省级以上一般期刊5篇。近三年来主持开展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市级科研课题三项。获得市级科技成果多项。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项目负责人:周全

联系电话:13973653157

联系邮箱:zhouquan1218@163.com

1、科室概况
(1)心血管内科分为心内科一区(23病室)和二区(24病区)。科室现有人员结构:总人数:56人,医师15人,护士39人,技术员2人。医师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6人,硕士学历8人;护士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11人、护士21人。学科带头人黄怡主任为中南大学、南华大学心血管内科专业硕士生导师、常德市内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基层工作委员会委员、美国HRS会员。
(2)床位设置:一区病床46张,其中CCU病床10张,以收治冠心病及心血管介入病人为主,二区病床47张,以收治常规治疗病人为主。

(3)科室医疗设备:科室目前配备有美国Marquette心电中央监护系统及国产理邦心电中央监护系统、理邦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美国伟论MBPM6100-200动态血压仪、美国DATASCOPE system 98主动脉球囊反搏机、国产高联左右心功能同步检测分析仪、心电图机、DF-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起博分析仪、临时起搏器、飞利浦体外除颤仪等先进医疗设备;心导管室配备有飞利浦FD20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美国GE800m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美国美联32导心内电生理刺激仪、75W锦江温控射频消融仪、高压注射器等设备。

2、科室业务发展
(1)临床:多年来心血管内科一直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不断探索、勇于进取,为常德地区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高血压病防治、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冠心病诊治、复杂性心律失常诊治等方面一直处于省内先进水平;在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诊治及急危重症抢救方面一直处于我市领先水平。1999年以来开展了高血压病普查、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室速、房速等心率失常、床旁植入漂浮起搏电极临时起博抢救危重心律失常、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血小板IIb/IIIa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体内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心源性休克、心衰、食道调博诊治室上速、心内电生理检查、抗房颤起搏器治疗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的慢径电位研究、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等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2)心血管病介入:1997年起,心血管内科率先在常德市开展了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工作。目前能开展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速和室速、各种起搏器植入术(包括CRT、ICD)、左右心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肾动脉造影、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主动脉内覆膜支架植入术、先心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二尖瓣狭窄扩瓣术等介入手术,填补常德地区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空白,每年手术量达1000多台,其技术处于省内先进水平。2000年12月,在省内首次开展多部位起搏治疗顽固性心衰(CRT)获成功,当时《湖南日报》予以报道。
3、科研成果
1999年以来心血管内科共获得市级科技成果多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获2004年常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应用》获2001年常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急性心肌梗塞的紧急静脉内溶栓序贯治疗》、《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心脏房室结双径路慢径电位研究及临床应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与现症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临床研究》、《糖尿病前期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分别获常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1、科室概况
(1)儿科分为儿科病房,儿科ICU,新生儿科,儿科急诊。学科带头人唐红平主为常德市儿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德市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德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常德市病残儿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常德市手足口病诊疗专家组组长。
(2)床位设置:儿科现编制床位142张。中心有医师3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护士120余人。形成了呼吸、血液肿瘤、重症医学、新生儿、心血管、肾脏、神经、内分泌、保健等专科和专业学组。
(3)科室医疗设备: 呼吸专科拥有电子纤维支气管镜(BF-P260F型),小儿肺功能仪一台。重症监护室有床旁血气生化仪、排痰机、微量输注泵、微量血糖仪、复苏囊、除颤仪、配备多种型号无创通气、有创常频和高频通气呼吸机等。新生儿病房除一般抢救监护设备外,有早产儿专用的进口呼吸机、长颈鹿早产儿抢救培养箱、进口早产儿培养箱、蓝光治疗箱、辐射抢救台、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等。
2、科室业务发展
(1)教学情况
儿科已有25年多临床教学历史,为湘雅医学院,南华大学,徐州医学院等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实习教学基地,每年还承担全省及周边省份的进修医师和全科医师的培训任务。本中心2008年即成立了儿科教研室,主要负责本科生、本科新近人员、进修生等人员的教学培训任务。
(2)医疗特色
呼吸专业:对儿童哮喘等喘息性疾病、呼吸道病原检查与疑难性肺疾患等有深入的研究。设有专门的哮喘专科门诊,大量哮喘专科病人来院就诊,并开展了小儿肺功能,体外血检测机体的过敏状态。同时开展了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与免疫治疗儿童哮喘。从2012年在湖南省市级医院率先开展小儿纤支镜术,开展无创、静息肺功能检查,深入了解小儿肺功能。2012年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儿科呼吸临床药物试验资格认证。
重症监护专业:重症监护病房为层流洁净病房,固定重症床位26张,具有独立隔离病区。具有国内一流的监测仪器和设备,包括无创辅助通气13台、进口常频呼吸机5台,我科开展了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可进行呼吸、循环支持,胃肠外静脉营养等,开展了6岁以上儿童的血液净化、重症肺炎的纤维支气管镜灌洗,PICC置管术,承担儿外科危重病人围术期的监护,并担负了全市重症手足口的救治。
新生儿专业:新生儿科病房面积1200m2,十万级层流洁净病房,床位52张,重症床位20张,拥有重症监护区、早产区、普通区、隔离区(配负压病房)。病房通道合理、空气净化。专业设备先进,除一般抢救监护设备外,还有早产儿专用的进口呼吸机、早产儿培养箱、蓝光治疗箱、辐射抢救台、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等。常规开展了机械通气(包括NCPAP、NIPPV、IPPV、PRVC、HFOV等)、双通道同步动静脉换血;可开展NO吸入疗法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还可开展新生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灌洗术;常规进行早产儿微量喂养及静脉营养;脑损伤的早期干预包括从NICU开始的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性护理和出院后的早干预程序;外周静脉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给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危重新生儿抢救提供强大支持。
内分泌专业:开设了矮小症及性早熟专家门诊,并已经组织开展相关专家讲座,能诊治小儿甲状腺、肾上腺疾病及儿童糖尿病等常见内分泌疾病。
儿科门急诊:儿科急诊室床位120张,第一个实施24小时由高年资儿科医师(主治职称以上)坐诊制。每年接待门急诊病人13万人次。与各病房联系紧密,收治及转入病人快捷,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手足口高发期开设有发热门诊及单独开设手足口病房,在发现传染病患儿或疑似病例时,负责对病人进行疫情登记与转诊。儿科急诊拥有抢救床位2张,设手足隔离留观病房12张。依托综合医院所具有先进、齐全的设备,能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专家和技术保障。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1、科室概况
内分泌科最初为内分泌组,建于1983年,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于2002年正式成立内分泌科病房,是湖南省最早成立的内分泌专科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基础和临床紧密结合,以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治为特色的临床专业学科 。
本科室由内分泌科一病区、内分泌科二病区、临床内分泌实验室及糖尿病学校组成。科室始终坚持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以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科室人员结构及人才梯队合理,科室现有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14人,高级以上职称7人,硕士研究生12名,本科生2名。护理人员31人,副高以上职称4名,其中本科23人,专科8人。开设病床94张;在省内三甲医院排名第二。科内有独立的大型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内分泌仪器设备,可开展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胰腺等内分泌器官相关激素的检测与研究(如甲亢全套、生殖六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在国内率先开展放射配体法检测胰岛自身抗体(GAD-Ab、1A-2Ab)用于糖尿病的分型诊断。能开展所有内分泌系统疾病与代谢性骨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介入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每月开展多次碘131治疗甲亢。从周一至周六均开设内分泌专科门诊,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肥胖门诊,病房开展双下肢多普勒,动态血糖监测等检查。为加强糖尿病宣传教育,糖尿病学校坚持每两周一次病房教育活动和每年一次的大规模健康教育活动,
在科研教学方面,科室除承担医学本科生教育外,还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先后培养了硕士生4名。同时每年还接受多名进修医师及开展省级及市级继续教育项目,为内分泌学科的普及、发展与进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科室科研成果丰硕,获常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常德市科技局立项在研课题3项,发表核心期刊50余篇。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中心,科室已承担国内GCP项目2项。
我科全体医务人员将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科教兴科为己任,不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保持科室的快速良好发展。
2、诊疗范围
下丘脑疾病:尿崩症;垂体疾病:肢端肥大症与巨人症、侏儒症、席汉氏综合症、溢乳闭经综合症等。
甲状腺 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病、呆小病等。 
甲状旁腺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肾上腺疾病: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胰岛疾病:糖尿病、胰岛细胞瘤等。
性腺疾病:性早熟、两性畸形、多毛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男性乳腺发育症、隐睾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代谢性疾病:肥胖症、痛风、低血糖症、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等。
代谢性骨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氟骨症、多型性骨炎等。
其他内分泌疾病:多发性内分泌腺瘤、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瘤综合症,异源性内分泌综合症等。
3、专业特色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双C管理、碘131治疗甲亢、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Anodyne红外线治疗仪治疗糖尿病足、可开展各种内分泌激素的检测、糖尿病足诊断箱及动态血糖监测仪等检查。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我院呼吸内科建立于1988年,于2002年设置专科病区,目前拥有两个专科病区及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支气管镜室、肺功能室、睡眠呼吸障碍监测及治疗室,开放床位94张(包括RICU病床10张)。
目前科室医务人员共15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4人。医务人员中拥有硕士学位者9人,学士学位者6人。护理人员40人,其中主任护师2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5人,护士25人。护理人员中拥有本科学历者18人,大专学历者22人。
呼吸内科有一流的硬件设备,包括德国及美国产多功能呼吸机6台,双水平无创呼吸机3台,日本产电子支气管镜2台、纤维支气管镜1台,德国产冷冻治疗仪1台,德国及比利时产全自动肺功能检查仪2台,多导睡眠监测系统3套,多参数监护仪30台,病房及硬件设施居全省同级医院前列。
呼吸内科专科特色鲜明,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不典型哮喘的诊断与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早期诊治,经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治疗大咯血,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肿块,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及治疗,肺肿瘤的全身及局部治疗,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恶性打鼾)诊治,慢性咳嗽的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
近年来科室开展了多项新技术,获常德市科技进步奖4项。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1、科室概况

(1)肿瘤科分为四个病区、一个放疗室以及一个细胞治疗中心。科室现有人员结构:总人数:83人,医师28人,护士47人,技术员8人。医师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5人、医师16人,硕士学历22人;护士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9人、护师7人、护士28人。学科带头人肖泽民主任为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理事、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分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消化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分会康复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微创与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理事、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德市内科学会委员。

(2)床位设置:四个病区共开设床位160张,主要治疗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肝癌、鼻咽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宫颈癌、头颈部肿瘤、脑瘤、软组织肿瘤、恶性淋巴瘤等。

(3)科室医疗设备: 科室拥有先进的设备,包括西门子直线加速器一台,数字模拟定位机一台,近距离治疗机一台,1套逆向治疗计划系统,5个工作站,即将引进瓦里安直线加速器一台,CT模拟机一台。


2、科室业务发展

(1)临床:多年来肿瘤科一直遵循肿瘤的规范化及个体化治疗原则,为常德地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等方面一直处于省内先进水平;1986年首先在湖南省开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明显提高了肺癌的检出率。2000年12月,科室组建肿瘤放射治疗系统,购置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剂量仪、深部X光治疗机等配套设备,开展了普通放疗及三维适形放疗。2011年成立全省首个胃肠道肿瘤多学科协作组,2011年引进SIEMENS oncor高能双光子加速器,于2012年率先在向西北地区开展调强放疗。坚持癌痛规范化治疗,于2012年12月被评为“湖南省癌痛治疗规范化示范病房”。2014年成立胸部肿瘤多学科协作组,并筹建了肿瘤细胞生物治疗实验室。

(2)放射治疗:2000年起,肿瘤科开展普通放疗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每年放疗达200余例,对头颈部肿瘤如脑肿瘤、鼻咽癌、喉癌、乳腺癌及肺、妇科肿瘤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2003年,肖泽民等开展了适形放射治疗,使部分难于、不愿、不宜手术的病例获得安全、高效、经济的效果。2006年购入后装放疗机,科室开展后装放疗,极大的提高了宫颈癌的治愈率; 2012年4月,率先在湘西北开展调强放疗,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科室即将购入瓦里安新直线加速器一台,开展旋转容积调强。

(3)科研成果:建科以来,全科在国内外杂志上共发表论文150余篇,多次获得获市科技进步奖。1988年开展动脉造影与介入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取得良好疗效,获常德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科技成果四等奖;2004年,采用高聚金葡素配合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获常德市科技进步四等奖。2009年,肖泽民、任欢等进行的科技攻关项目“介入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获常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自1992年开始被医院列为首批重点专科,曾连续9年被评为“先进科室”。包括住院部、门诊和内镜中心。共有医护人员53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5人,硕士研究生10人。学科人员梯队明显,分工明确,职责清楚。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每年都有科研论文发表,近10年来在各级期刊中发表50多篇。其中《胃癌P16基因缺失与突变的研究》荣获常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内镜下食管静脉破裂止血》获常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胸膜活检31例初步观察》、《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功能失调性便秘》获常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和硬化剂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获常德市科技进步四等奖。曾参加国家新药“泮托拉唑、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小剂量losec”3、4期临床观察。


住院部设有编制病床58张,住院人数逐年递增,2009年达2276人次;门诊人次年均在4,3000人次以上,最多时近5万人次。病种丰富,包括胃肠、胰腺、肝脏各类肿瘤,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炎及中毒性肝炎,急、慢性胰腺炎,不全性肠梗阻,各类胃肠功能性疾病等。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治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胃炎,消化性溃疡,炎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肠炎,消化道肿瘤,功能性肠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药物、中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胆总管结石,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结核性腹膜炎,肠系膜、腹膜疾病,消化性免疫、遗传性疾病等。


内镜诊疗中心约1000平方米,为省内最大的内镜治疗中心之一。现有4个检查室,为胃镜室、肠镜室、消化动力检查室及复苏室。有电子内镜主机5台,各种电子内镜11条。可同时进行电子胃镜和结肠镜、ERCP、胶囊内镜等检查与治疗;自1975开展胃镜、1976年开展十二指肠镜以来,各种诊疗操作逐年上升。去年完成胃镜操作2万多例次、肠镜3千多例次,每年完成ERCP140多例次。在各种内镜下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胃肠急性出血的止血、息肉的切除、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食管狭窄扩张及支架植入、胆胰疾病的介入检查(ERCP)、胆石症内镜下取石、胆管支架置入、鼻胆管引流、空肠营养管置入、生物反馈治疗、B超引导下肝穿刺、肝硬化激素检测、HP检测技术等,技术娴熟,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被消化病专家凌奇荷教授称为省内先进的消化内科之一。


在科主任吕建华的领导下,我科各项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超额并出色的接待了各类消化病人。对非本专业患者,及时诊断并请专科会诊、转诊,病人满意率多次占全院之首。积极开展新技术,内镜下黏膜切除,胶囊内镜,单人肠镜正逐步开展,并准备引进小肠镜、超声内镜等。消化内科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迎接未来。


查看更多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