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8075+
四川省人民医院 2024-12-04
机构电话:
机构传真:
机构邮箱:
接待时间:
周一~周五 08:00~12:00 /14:00~17:30
中心筛选调研驭时快线
中心筛选调研驭时快线
new

科室

科室楼层位置
第一住院大楼7楼

科室简介

内分泌专业成立于1978年,1993年独立建科,是以诊治糖尿病及代谢相关性疾病(脂代谢紊乱、痛风和骨质疏松症等)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为主的临床科室,是我省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科研、教学的主要基地之一,2006年获批国家药监局内分泌专业药物临床试验,2013年获批四川省重点专科。内分泌代谢科现有床位82张,收治专科病人2500人次/年,门诊诊疗50000人次/年,拥有糖尿病中心、肥胖、骨质疏松专科门诊。

近年开展了多项新技术,例如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胰岛细胞移植技术和国内省内先进水平的双侧岩下窦采血术(BIPSS)、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术(AVS)、胰腺动脉钙刺激肝静脉采血术(ASVS)等内分泌介入检查。国内先进的垂体激素脉冲泵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缺乏所导致的闭经及性发育障碍。拥有无线远程血糖管理系统、糖尿病眼病基因研究、糖尿病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体脂测定、糖尿病足病诊断及筛查、胰岛素泵治疗、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实时显示型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DGMS)、快速指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快速血酮检测、甲状腺疾病的放射碘治疗等先进诊疗技术。

2013年成立的“糖尿病中心”,是以内分泌代谢科为核心的多学科合作机构,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糖尿病诊治和管理中心,包括糖尿病临床诊疗、胰岛细胞移植、肥胖糖尿病手术治疗、糖尿病足病诊疗、糖尿病社区服务、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和糖尿病生化实验室,以及由30余位糖尿病相关的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糖尿病学术委员会。

2009年被卫生部批准为“强生糖尿病学院实习基地”和“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2009年被四川省卫生厅批准为“四川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同时也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全国糖尿病教育者临床实习基地”。2010年我院获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内分泌代谢科为内分泌代谢专业临床药师培训点),2013年获全国最佳糖尿病教育者实习基地。多年成功举办国家级和省级“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等相关领域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

内分泌代谢科是在省内较早开展“糖尿病患者义务教育”的科室,已经坚持患教19年。目前开展有糖尿病大讲堂、小组教育、看图对话项目、一对一患者教育和社区糖尿病教育。糖尿病专科护士在病房和门诊从事患者教育,并开设了糖尿病教育门诊。建立了糖尿病患者数据库和定点的糖尿病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更加科学和规范的管理糖尿病患者。2013年获首批中华医学会糖尿病教育管理单位认证。

近3年在国内外杂志共发表论著8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负责厅/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作为副主编出版了1部学术专著和参编了4部学术专著。

现共有医护人员42人,其中医师16人、护士24人(其中糖尿病专科护士9人,主管护师2人)、技术人员2人。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的9人。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

查看更多
科室楼层位置
成都市温江区芙蓉大道二段33号

科室简介

四川省人民医院乳腺科成立于2005年,其前身是1992年组建的普通外科乳腺专业组。科室现有床位39张,医生11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6人;护士12人,其中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结构合理,是以临床医疗、手术、化疗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四川省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医学会乳腺学组组长单位。科室年门诊量超30000人次,年收治乳腺疾病患者3600例,年新收治乳腺癌患者680例。科室在临床治疗及科研方面都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并经常与国内外相关单位进行学术交流。

临床治疗方面,开展了规范化的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乳腺癌的保留乳房手术、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癌的一期及二期乳房重建,乳腺包块的真空辅助活检及旋切术;建立了MDT治疗网络,对乳腺癌进行规范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在全省率先开展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及输液港植入术,为化疗病人建立了方便安全的输液途径。

科研方面,建立了乳腺癌组织标本库,为基础科研提供乳腺癌病理标本;2009年获得GCP资质后,先后承接了数十个药物临床试验,其中包括多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并牵头一项国内单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承担卫生厅课题及科技厅课题数项;多篇论文发表于SCI杂志及国内核心期刊。

科室定期选派医生到国内外相关科室进行学术交流,先后有医生到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美国迈阿密大学肿瘤中心、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上海瑞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进行学术访问及交流,每年派医生参加美国ASCO会议、圣安东尼奥会议及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高峰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不定期接待国外学术机构的访问交流,与国内外多个乳腺癌诊治中心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始建于1960年代。现有医护人员50余人,各级医师16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7人,学士3人。现有普通住院病床75张,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百级无菌层流病床5张。住院病房分别位于院本部第二住院大楼22楼(45张床位);草堂病区血液病房(30张床位)。

血液科自1990年代以来,积极跟踪国内外先进诊断与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我院近年来购进大批国外先进设备,具有较完善的血液病相关实验室检查系统,如形态学检查,细胞分化抗原检查,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出凝血疾病检查,均位于西南地区前列。使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淋巴瘤、骨髓瘤等疑难血液病的诊断更加精准,有利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疗效更好,费用更低。

血液科每年收治常见血液病、疑难重症血液病患者超过2000余例次。大多为急性、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瘤,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与获得性严重出血病,及少见、罕见的疑难血液病。经过我科的精心诊断、利用国内外最新及最先进的手段进行治疗,血液病患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均达到国内、省内先进水平。

自1993年起,血液科较早在四川省内开展自体骨髓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血缘与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及某些良性血液病。每年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30例以上,每年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0多例,近期与远期疗效均达到国内、省内先进水平。

血液科特色治疗方法: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及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某些低危组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髓瘤,疗效优于传统放化疗;③亲缘异基因外周血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某些恶性血液病;④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某些血液系统肿瘤;⑤重症免疫缺陷患者合并重症、复杂感染性疾病,在无菌层流室的监护与治疗;⑥外周血成分治疗性分离术及血浆置换术治疗某些危重、疑难血液病。以上治疗方法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达到国内、省内先进水平。

血液科积极选送年轻医师到国外进修学习先进的临床与科研技术,现各有1名医师从欧洲、美国进修回国。近年申请有国家级、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等科研课题20余项。血液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已培养研究生多人。现有中华医学会血液专委会青年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血液专委会会员1人,四川省医学会血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人,四川省医学会血液专委会委员5人,成都市医学会血液专委会委员4人。每年发表SCI论文、中华系列等杂志等论文20余篇。目前血液科有4位专家分别为国内、国外相关专业杂志编委或审稿专家。近年来血液科每年组织各个亚专业专家翻译美国NCCN等国外诊疗指南,结合国内实际,应用于我科及全省市、县级医院血液科,获得较好社会效益。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麻醉科自1957年麻醉组成立、1979年建立麻醉科专业科室以来,历经50余年的发展,麻醉科目前已发展为临床麻醉与疼痛诊疗专业集一体的二级学科一级临床科室,现有手术间55间,3个麻醉后恢复室(PACU)床位28张,专业医师66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21人。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者占80%。麻醉恢复室护士21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近年多名医生分批次到美国、德国、瑞士、新加坡等国内外地区进行研修学习。2014年度手术室内年麻醉总量约30,000余台,门诊无痛诊疗年麻醉总量约24,000余台。

目前的麻醉科是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奋发的队伍,集临床、教学、科研三位一体发展。科室拥有完善先进的各种麻醉、监护设备(麻醉气体监护仪、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靶控输注泵系列、TOF肌松监测仪、体外循环机等),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及多种可视技术设备(超声仪、可视喉镜、光导纤支镜等)。进行严格规范化的科室管理,实行主治医师负责制,设置亚专业,建立人才梯队,能承担各种类型及危急重的手术麻醉,包括器官移植、心脏外科、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等,同时还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急慢性疼痛诊疗(详见疼痛科简介)等特色专科治疗。作为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学科、四川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承担实习医师40余人、研究生和规培住院医师20余人教学任务,同时接纳省内外进修医师年平均30余人。麻醉科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证,每年承担相关临床药物试验数项。建立了麻醉科科研管理制度,目前在研省厅级课题十余项,每年完成科研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SCI、Medline收录。

先后多次举办了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承办了省级学术年会,被中华医学会授予全国小儿麻醉培训基地、四川省静脉麻醉培训基地、吸入麻醉技能培训基地等,并多次举办全国培训班,受到业界好评。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口腔科由私立华西协和大学牙学院第一届毕业生黄天启教授组建于1941年,是我国较早一批建成的一级独立学科,目前我科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德州大学、阿拉巴马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口腔系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与合作,现已发展为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口腔医疗中心,是泸州医学院、遵义医学院、川北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的本科教学实习基地、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临床专科医师培训中心。2009年成为四川省口腔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点, 2013年获评为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2009年获GCP资格并于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药监局基地资格复查。

科室现有医师38人,主任医师8人(国家二级专家1人、三级专家4人、四级专家3人),副主任医师15人,硕士5人,博士18人,博导1人,硕导3人,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人才储备。门诊口腔综合治疗椅30台,设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种植科、口腔正畸科、儿童牙科和颌面外科,年门诊量约75,000人次,口腔颌面外科床位35张,年手术量约1,200台次,在全国三甲综合性医院口腔科中名列前茅。

科室硬件设施完善,拥有德国SIEMENS和意大利ANTHOS A3 PLUS牙科综合治疗椅,美国KODAK 9000 CBCT-曲面断层一体摄影仪,Densply 镍钛根管机扩仪及德国徕卡M400E根管显微镜、SybronEndo根管长度测定仪及热牙胶充填仪、瑞士ITI种植系统,美国Stryker Core动力系统及瑞士NOUVAG MD20口腔牙种植动力系统,德国SIEMENS CEREC CAD - CAM等。科室内部管理规范,特别在消毒和感染控制方面,严格遵循国内ISO9002的消毒标准,建立了严格的操作制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实行一人一套一次性器械、一人一机头和一人一手套制度,所有器械均经统一高温高压消毒,确保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空气、地面及设备表面做到定期清洁消毒,彻底杜绝交叉感染和二次污染。开展了口腔各亚专业所有治疗项目,特色诊疗项目包括:微创拔牙,显微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牙周及口腔粘膜疾病序列治疗,牙体美学修复,牙体及牙列缺失的烤瓷牙、全瓷牙、活动义齿及精密附着体修复,人工种植牙(延迟和即刻),年轻恒牙的护髓治疗和根尖诱导形成治疗,乳牙早失间隙维持,儿童错合畸形早期矫治,隐形及舌侧正畸矫治,牙颌面部畸形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头面颈部良恶性肿瘤(腮腺肿瘤、鳃裂囊肿、甲舌囊肿、颌骨囊肿等)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的动脉内灌注化疗,血管瘤选择性造影(DSA)和栓塞治疗,先天性唇、腭及面裂畸形的形态及功能矫正,各种复杂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经冠状切口或微创切口颧上颌骨眶周复合骨折整复术,肿瘤切除术后复合组织瓣或带血管蒂的皮瓣修复重建等。

科室多位医师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四川省口腔医学会任理事、主委、副主委和常委等职务,在四川口腔界享有盛誉,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近年来在国内外相关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38篇,EI收录7篇,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4项,四川省医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成都市科技进步奖2项。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学科发展】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始建于1956年,初设结核病床22张。60年代中期引入机械通气技术,1982年成立支气管镜室。1984年新内科大楼落成,呼吸专业正式建立,在内一病室设普通呼吸系统病床24张,并在内五病室(传染科)设置肺结核病床6张。1987年开展肺功能检测,同年呼吸内科专业分为隶属于内科的普通呼吸专业和隶属于老年干部科的老年呼吸专业。1993年于内科呼吸专业成立呼吸监护病房。2000年2月扩充为拥有45张普床和4张监护床以及内镜与肺功能室的完整单元病房。历经数十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呼吸科已经成为一个集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

【学科团队】呼吸内科现有医师30人:临床医师26人,呼吸治疗师2人,临床药师2人;医师技术职称: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及副主任药师7名,主治医师及主管技师12名,住院医师及初级技师、药师7名;学历结构:博士3名,硕士9名,大学本科18名。护理75人:其中主管护师7名,护师68名;学历结构:大学本科39人,大学专科36人。

【临床与教学】呼吸内科于60年代中期引入机械通气技术,开始对呼吸衰竭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并逐步对病人实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有创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抢救措施,随着这一系列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呼吸衰竭病人的死亡率大大降低,救治成功率及长期生存率大大提高。

呼吸科现有临床与技术诊查2个部分,呼吸1~3病区和内镜肺功能室4个医疗单元。临床实际开放床位119张:呼吸1病区普通病床53张;呼吸2病区(内科监护室)监护病床19张,普通病床12张;呼吸3病区(草堂)普通病床35张。 有高档监护仪35部(可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及二氧化碳分压)、有创正压呼吸机28台和无创双水平正压呼吸机17台、血气分析仪1台等先进诊疗仪器。每年诊治住院病人逾2600人次,门诊病人逾30000人次,呼吸介入诊断治疗逾2000台次,机械通气逾300人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诊治及在呼吸危重症、呼吸衰竭抢救和呼吸支持技术方面居西南地区先进水平,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发作和重症肺心病等病种的抢救成功率在国内居较高水平。技术诊查部份为呼吸疾病检查室(研究室)又分为呼吸内镜检查和肺功能测定两部分,设专职医师三名,为呼吸科临床提供专科检查手段和临床研究支持平台。

科室现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心病,支气管哮喘与肺部变应性疾病,重症医学,内镜与肺功能,呼吸系感染性疾病,肺间质病与纵隔胸膜疾病,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等亚专业。常规开展机械通气、胸膜活检、胸腔闭式引流、支气管镜检查、灌洗及气道支架置放、肺功能测定及气道反应性测定等检查治疗项目。

呼吸科护理人员均能熟练使用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医疗仪器;熟练掌握人工气道管理技术、深静脉置管技术、氧疗技术、排痰技术、以及肺心病、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咯血、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的专病护理技术。

科室各级医务人员努力学习基础理论、积极总结临床经验,常年坚持每日英语晨交班,每周三科内病例讨论,每周四科内大查房,例行X光读片及间周理论学习。同时常年接收省内外呼吸专科医师进修和住院医师培训任务,并承担了多所临床医学院校医学生和留学生的临床教学及实习工作,为西南地区呼吸专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学科特色】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内镜室自呼吸科建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迅速发展。尤其是2008年以来,积极开展内镜下的介入诊疗技术。由支气管镜介导的高频电切、高频冷凝、冷冻诊疗技术,以及TBNA,气管和支气管支架置放,经皮肺穿刺等诊疗技术日臻成熟,并已成为常规诊疗项目。现在每年可完成2600人次的诊疗工作,并能完成对良性气道狭窄或闭塞再通术,解除恶性肿瘤所致的气道阻塞,气管-食管瘘封堵术等高难病例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开展高新技术。2011年在医院的支持下开展自发荧光支气管镜检查项目,为早期肺癌诊断提供临床证据。即将开展内科胸腔镜,属于一种侵入性较小的操作技术,主要用于经无创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治,能够在直视下观察胸腔的变化并可进行胸膜各层活检,此应用对肺胸膜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我院支气管镜下的介入诊疗技术水平已跃居省内前列,并在科研、教学及培养基层医院呼吸内镜技术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肺功能检查室新近引进德国耶格高级组合式肺功能仪(MasterScreen系列),可完成全套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检查。目前已完成900余例病人,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治,术前及普通患者肺功能评估等提供临床支持。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技术的开展,协助气道变应性疾病的诊断与监控。即将开展脉冲震荡肺功能(IOS)测定,其集脉冲强迫震荡远离和计算机频谱分析技术于一体的新仪器设备,优点是受试者可以自主呼吸,无需配合,测试过程更符合生理,重复性好,结果更能反映患者呼吸生理的动力学特征。

重症监护室已经扩展到相当规模,可收治内科各系统急危重症。其采用综合封闭模式管理,设施全面、装备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各种监测、抢救仪器设备;同时配备了受过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医生熟练掌握了无创通气、有创通气、气管插管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等抢救技术。护理人员熟练使用各种输液泵、微量泵、空肠泵,正确实施输液治疗、微量药物治疗和肠外营养治疗;掌握气道护理技术,熟悉呼吸机操作技术,正确实施呼吸机治疗;熟练使用深静脉穿刺,PICCO技术,挽救了大量危重症患者。同时,我科已经开展支气管动脉造影与栓塞技术,对抢救咯血病人有重要作用。胸腔镜检查技术为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良恶性胸膜疾病、弥漫性肺病的诊断提供依据。CT引导下肺活检对明确肺部结节的性质提供了一种有效微创的方法。

【学术交流】近10余年来多次与外院合作承担临床科研课题,并承担了四川省卫生厅和科技厅多项重要课题,有百余篇科研论文在国内各级期刊上发表,编撰学术专著2部。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3次,多人参加或主持历年国家省市专科学术年会。邀请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来院讲课2次;同时多次参加ERS、ATS与APSR等国外学术交流。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前身为1941年由前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与前四川省卫生署共同组建的四川省省立医院之泌尿外科,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接管原四川省立医院并在成都青羊宫现址建立四川省人民医院,200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合并,为国内最早建立的泌尿专科之一。

泌尿外科现为省卫计委医学甲级重点学科、医院重点学科、四川省住院医师/普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SFDA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为遵义医学院与泸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学位、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生物医学工程)授予单位。

医院设有门诊部(专家门诊、专科门诊)、专科诊疗区(尿动力室、体外冲击波碎石室、门诊治疗室)、住院部(泌尿一病区、泌尿二病区)三部分。配备有各类经尿道电切镜与腹腔镜手术系统、输尿管软硬镜、经皮肾镜、绿激光(西部最早)、钬激光、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等技术设备。科室实际开放床位共142张,年均门诊量93000余次,年均手术6500余例。

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1人担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1人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分会全国委员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担任四川省中西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担任四川省、成都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担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西南微创技术培训中心副主任,1人担任四川省医学会男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人担任省医学会、成都军区及市医疗事故鉴定库专家,1人被评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科室在原有传统手术省内领先基础上,科室开拓进取,全面应用推广微创技术。目前,机器人手术,经尿道微创技术、经皮肾镜技术、输尿管镜技术及腹腔镜技术等主流微创泌尿技术均较早在西部地区开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超过90%的患者均通过微创技术接受治疗,已经积累数万例患者诊治的丰富经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社会效益。着眼于临床上危害人民群众的泌尿外科多发病、常见病及疑难病,近3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省级及厅局级科研课题24项,累积科研基金约250万元,发表SCI收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代表性学术论文59篇。一项科研课题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科研课题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科研成果“带蒂腰大肌肌膜瓣治疗肾下垂的研究”、“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的研究”通过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此外,本专业为卫生部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药理基地,常年负责主研或参研泌尿外科相关新药、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科室作为遵义医学院、泸州医学院泌尿外科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已经招收培养研究生11人次。同时,负责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泸州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实习带教。常年为各级医疗单位培养泌尿外科专业人员也是科室的重要任务之一,年均接收20~30名泌尿专科医师进修,学成后成为其单位泌尿外科骨干力量。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中医科成立于1955年,通过寻访成都市及专县名老中医十名组建而成,开设了中医内、妇、儿、针灸、痔漏(肛肠)、骨伤等六个专业门诊。1988年组建了中医科病房,独立设床20张,2005年搬迁新大楼,床位增至36张。实际开放52张。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机构先后批准设立了中医骨伤科、中医肛肠科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基地(GCP),省中管局批准设立了名中医工作室,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科技进步奖6项。现已发展成为集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科室。

中医科拥有国内先进的手术检查及治疗设备,如配备德国、美国生产的按摩牵引床、国内领先的自动恒温薰疗床、超激光镇痛仪、多功能艾灸治疗仪、超声电导仪、电针仪、踩跷牵引床、肛门肛管直肠压力测定仪等,中医科现有人员36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省名中医3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9人,医学博士3人,医学硕士4人。门诊下设内、妇、儿、骨伤、外、针灸、推拿七个专业组,肛肠、骨伤设住院部。2009年门诊量7万余人次,住院病人1052人次,肛肠手术病人1000余台次。

中医科特色护理 在系统化护理的指导下,探索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将现代护理模式转变成具有“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将望、闻、问、切和中医基本理论与护理学知识相结合,护理程序与辨证施护相结合,护理技术操作与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相互补,全面估计病人的健康问题,竭力满足病人的医疗要求,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模式。并将病人按入院、住院、出院、回家不同时期进行健康教育、辩证施护、饮食调养、居家颐养,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中医肛肠专业: 1956年全国名老中医何体乾主任医师在我院创立了中医外科,采用内服、外用中药治疗疮疡、痔漏疾病,如水晶丹、绿水丹、二合膏等疗效奇特。何老以其著名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闻名于世,他毫无保留地将其精髓传授给后人,为我院中医外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使中医外科在治疗肛肠疾病、疮疡方面独具特色。中药熏疗椅、肛肠灌注器、电子恒温中药椅获国家专利,“蒲公英消炎栓的临床研究”获省政府科技三等奖和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化痔液治疗痔的临床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研省卫生厅课题1项、院高新技术2项,于2009年通过了国家GCP资格认证。中医肛肠逐步形成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专科。 

中医肛肠对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肛裂、直肠脱垂、肛门瘙痒症、肛周湿疹、肛窦炎、直肠炎、便秘、腹泻等常见疾病和环状混合痔、复杂性肛瘘、肛门直肠坠胀疼痛等疑难疾病有深入研究,采用PPH、RPH等高新技术治疗痔疮、直肠前突、直肠脱垂,疗效显著,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中医肛肠具有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良的医护队伍,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医学硕士2人。拥有条件优良的病房、门诊和手术室,开放病床39张,专科年门诊量12000余人次,年住院病人1000余人次,年手术1000余台次,年换药量20000人次。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肾病科成立于1975年,是我国最早一批建成的独立学科。在我国著名肾病学家杨秀川主任带领下,率先在西部开展血液透析, 并将这一技术传授给西南地区各大医院。自1982年首届中华肾脏病学会成立以来,我院肾科成为历届常委及委员单位。目前肾脏科是四川省肾病专业甲级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四川省肾病中心”,“四川省肾脏病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及国家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四川省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12年,被卫生部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已经成为四川省肾脏病学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肾病中心现有医疗技术人员共计134人,包括临床医师31人,护理人员98人,技师3名,临床药师1 名,临床营养师1人。其中教授和主任医师7名,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2人,住院医师7人,硕士生导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9人(其中2人为博士后),具有硕士学位15人。担任国家级委员以上人数5人次(常委2人次),担任省级主委2人(四川省医师协会肾病专科分会主委1人,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候任主委1人,副主委3人次。科室人员多次参加多项国家级指南,诊疗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的编写。科室护理团队实力强,有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生22名,高级职称5名。医院整个护理团队属于国家重点专科。 

肾病中心设置肾脏病房,血液净化中心,腹膜透析中心、肾脏移植以及肾脏病研究所,总共面积达9000m2。病房开放床位数180张(含城东病区40张);科室现有设备超过3000万,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血液透析设备90台,CRRT10台,世界顶尖的Lauer水净化设备,人体成分测量仪、自动腹膜透析机以及满足肾科病理诊断和科研的系列实验室设备。 

肾病中心每年诊治大量的门诊、住院、透析和移植患者。肾病科年收治病人3600人,年门诊量5万,年血液净化治疗人次达6万次,目前有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420人,腹膜透析220人。在肾小球疾病诊治,危重肾脏病的救治,肾脏病理,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管通路,以及肾脏移植等领域拥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专家团队。处理疑难重症疾病能力强,疑难危重病人诊治的成功率达95.6%,在省内和西南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众多肾脏疾病患者的首选就诊医院。 

血液净化是中心最早最成熟的治疗系统,曾先后与美国Baxter、德国Fresenius公司合作,获取了世界先进管理经验和治疗技术。中心长期开展血液透析持续质量改进研究(CQI),以科学的方法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并获得四川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中心专家参加卫生部血液透析规范制定。 

肾病中心医生高水平的血管通路制作技术是其特色之一,从各种临时和长期的深静脉置管到人工血管移植,为大量的血透病人建立了维持生命的“生命线”,并帮助省内各兄弟医院解决了大量的高难度的血管通路问题。 

腹膜透析技术以科学、严谨、规范、良好的病人教育和严密随访而著称,为慢性肾衰竭的病人提供了又一个肾替代治疗的方法。 

中心慢性肾病管理系统为每一个肾脏病人建立了规范治疗、科学监测、疾病咨询、健康指导的随访系统,多年来,解除和减缓了许多肾病病人的痛苦,受到病人的广泛好评。 

肾脏病理室中心医疗技术又一特色,肾病研究所建立了完全能满足肾脏病理诊断的设备条件,配备了专业病理医师和肾脏病理医师,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将临床和病理密切结合的肾脏病理诊断中心,诊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长期接受来自全省各医院肾科的肾脏标本,为四川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肾脏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替代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我院移植小组有丰富的临床和科研经验。我们在医院的领导下,建立了以肾脏内科、器官移植中心为主体的多科合作的肾移植小组,肾脏内科更多地介入移植治疗,特别是移植前评估和移植后随访,该合作能更好地提高移植成功率和病人的长期肾成活率。近年开展了亲体肾移植,乙肝和丙肝病毒携带者移植,腹腔镜活体供肾取肾等新技术,在西南对第一例脑死亡供体进行了取肾;研究方面对免疫耐受机制和异种移植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肾脏移植病人的长期随访过程中,对移植患者的各种并发症的诊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中心共有四名研究生导师,每年招收多名硕士研究生。中心长期承担医院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各医学院校本科生实习带教。每年接受大量省内外肾科医生、护士进修学习。培养了为省内外医院培养了大量的专科医生和护士,包括专科进修医生80余名,近三年培养专科血液透析护士260人,腹膜透析护士9名。 

每年例行举办国家级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病理等学习班,为省内各级医院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近年来,随着人才梯队建设的不断完善,肾科科研有了重大的突破,先后共承担20余项科研基金,包括国家973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重点项目3项在内的国家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总经费资助超过500万。发表论著100余篇,其中SCI 收录的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9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参编专著3部。荣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四川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于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被授予四川省巾帼文明岗。主要收治各种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中毒性肝损伤、代谢性肝病,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衰竭;肝炎肝硬化;感染性疾病(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感染、脓毒血症、颅内感染等)和法定传染病;未明原因发热、未明原因肝功异常以及未明原因黄疸。指导全省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长期以来,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担负着对全省艾滋病的防治、科研、宣教和指导工作;尤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霍乱、SARS、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流行期间,一次次赶赴现场扑灭疫情,为四川省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专科培训及教学:长期承担各级医院进修医生、全科医生的培养任务;承担医学临床研究生的临床培养工作;承担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遵义医学院、成都医学院等教学医院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部分医学院校外教实习生的带教工作。举办肝病、感染性疾病(包括法定传染病)、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等全省培训班。 

开展专科特色医疗:感染科拥有先进的MARS人工肝支持治疗仪和血浆置换仪,2002年5月在西南地区率先引进德国研制MARS人工肝,并用于重症肝炎的治疗,提高了重症肝炎的抢救成功率。常规开展超声指导下肝穿刺活检,大大提高了各种肝病的诊治水平。 

科研及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长期从事肝病和抗感染药物Ⅱ期、Ⅲ期和Ⅳ期临床研究。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医学论文80余篇,撰写专著2本。

感染科现有床位55张,年收治患者1200余人次,年门诊量3万余人次。现有医护人员28人,拥有省学术带头人,卫生厅学术带头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中级职称7人,医学博士2人,医学硕士6人。有多人担任四川省感染病学会、成都市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科是四川省重要的肿瘤诊疗、科研和教学基地,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中心),四川省肿瘤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是一家集放疗、化疗、肿瘤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为一体的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单位。

肿瘤科开设病床106张,专职从事肿瘤预防和/或治疗的在岗人员86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22人,本科学历43人,大专学历12人;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50 人。

科室对各类肿瘤的诊疗均严格遵循国内外公认的指南或诊疗规范,贯彻“规范化、标准化、个体化和综合治疗”的肿瘤治疗原则,积极保持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

科室拥有西南地区第一台TrueBeam放射治疗系统,具备开展世界最先进放疗技术的条件。TrueBeam系统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放射治疗平台之一,其精准和高效的核心特点使其可以胜任多种放疗技术,适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需求,极大地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速度和准确性。此外,科室正积极筹建生物免疫治疗中心。

科室常年与国际、国内开展交流与合作。科室成员承担有多项省、厅、院级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其他国际、国内论文百余篇。长期承担医院肿瘤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各医学院校本科生实习带教,并接收肿瘤专科医生、护士进修学习。作为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已开展多项全球、全国多中心新药临床试验,使国内肿瘤患者亦有机会接受国际最新的药物治疗。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是医院重点科室,是省内综合技术力量最强的妇产科,拥有一支技术力量最强的医护队伍。全科医护技术人员289人,医生54人,实验技术人员4人,护士212人;主任医师10人,副主任医师14人;博士11人,硕士29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主任医师、四川省卫生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硕士研究生导师5位,全科有12人在国家、省、市级学术团体担任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7人担任国内包括核心期刊在内的各种杂志副主编、常务编委、编委。每年科室发表文章40多篇。已经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进展顺利。 

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医院重点科室。近年来科室的发展逐渐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其综合实力位于四川省各大医院前列,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全科医务人员曾多次派往国内外著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医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过硬,技术精湛。

妇产科基础设施齐全,共开设床位共330张,其中妇科230余张,产科100余张,下辖妇科草堂区、急诊妇科、产科、产前诊断中心、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及门诊共六个部门,医院综合实力强大,科室管理严格有序,各级医师业务精湛,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并取得最佳治疗效果。门诊常年有副主任医师专家坐诊,擅长各种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开设有普通妇科、妇科肿瘤、不孕不育、生殖内分泌、高危妊娠、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专家、专科门诊,年门诊量约20余万人。

妇产科经过多年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一支老中青三代人相结合、兼具医、教、研能力的人才济济的医疗团队。经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努力,2015年5月顺利通过四川省重点学科评审,妇产科未来将在围产医学、产前诊断、妇科肿瘤、辅助生殖医学四个领域全面提升医疗水平,以精益求精的医疗理念服务广大患者。

业务范围: 

妇科、产科、产前诊断中心、辅助生殖医学中心、计划生育·内分泌专业 

临床研究: 

近年来不断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科研。近三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和科技厅项目共15项。同时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有多项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在国内及省内主要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已经成为川内医教研的重要基地之一。秉承 “厚德、至善、求精、图强”的我院精神,我们将用一如既往的热情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在踏实工作中实践“仁济仁术,济世济人,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质量方针。 

教学: 

我院承担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川北医学院、泸州医学院、遵义医学院、成都大学等省内外医学院校实习生教学工作,完成本专业理论联系。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专科成立于1962年,63年开展上消化道内镜(简称胃镜)检查,75年建立内镜室开展纤维结直肠镜检查,79年成立专科病房,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已成为集临床、科研和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是四川省重点学科,每年培养下级医院进修医生、规范化培训医生、研究生和实习生及留学生200余名,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四川省、成都市等多项课题研究。

现有医护人员100余人,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12人,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1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高级职称即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几乎均有在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专委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四川省医学会消化病专委会、消化内镜专委会、肝病专委会、内科专委会和成都医学会消化病专委会等学术组织任职。大多医生有出国或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经历,经常与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国内很多知名医院有密切的联系,并开展了很多特色性诊疗项目。消化科包括消化专科门诊、专科病房和消化内镜室(即胃肠镜等),科室实行统一管理。

消化科门诊平常工作日每天有8-10位、节假日2-3位经验丰富的中高级职称专科医师看消化专科、专家门诊,主要诊治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疾病、肝脏疾病、胆道和胰腺疾病、各种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呕血、厌食、腹痛、腹胀、便血、吞咽困难、黑便等。病人来自省内外各地,年门诊量达10万余人次,且年年创新高。

消化内科有2个专科住院病房:消化内科1(第二住院大楼20层)和消化内科2(草堂病区)病房,住院病床共106张,实际开放床位116张,每年诊治病人3500余人次。

消化内科还包括2个消化内镜诊疗部:本部和草堂病区,所有诊断治疗均由中高级职称以上消化专科医生进行,目前每年完成各种诊疗3万余人次。消化内镜诊疗部除开展常规的普通内镜和无痛内镜诊断外,还开展了以下诊疗项目:色素内镜、放大内镜、小肠镜、胶囊内镜;急诊镜下止血、取异物;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套扎、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硬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脾栓塞术;消化道狭窄扩张、晚期肿瘤支架扩张、吻合口瘘支架置入堵瘘、空肠营养管置入、肠梗阻导管置入;消化道广基息肉、早癌、间质瘤内镜下切除(EMR/ESD)、氩离子凝固术(APC);胆囊术后综合征、胆总管结石或蛔虫、胆源性胰腺炎、晚期胆胰肿瘤减黄的内镜诊断和微创治疗(ERCP/EST/ENBD/ERBD等。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以四川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为主,其中皮研所病床60张,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病床30张,皮肤病、性病病种齐全。四川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皮肤病性病防治科研医疗机构,是全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科研、教学中心,是省、市文明单位和省科委先进科研单位,是卫生部确定的特殊化妆品人体试验和斑贴试验全国十大机构之一,是中国--欧盟性病艾滋病防治培训项目国家级培训中心,性病实验室是亚太地区淋球菌监测点、艾滋病国家级监测哨点。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先后与WHO、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荷兰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多个项目合作,包括科研防治项目和学术交流等。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皮肤病性病诊治经验,研制成功了60多种新药和医院制剂,皮肤病性病实验检测手段齐全,设有种种皮肤病、性病等10余个专科门诊及各种治疗室。开展了蓝宝石激光、染料激光、二氧化碳激光、冷冻、浅层X光、长波紫外线、磁疗、微波、医学美容、疤痕治疗、前列腺炎治疗等先进治疗手段,近年新开展了光疗、手术治疗睑黄疣、浅静脉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B超检查、电解质检查及过敏原检查等多项先进治疗、检测手段。

在努力提高皮肤病性诊治水平的同时,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近年来共取得68项科技成果,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24项,转让科技成果12项,接受并完成国家和省药监局以及卫生部30多种新药的Ⅱ期临床观察,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科研经验。性病科是四川省卫生厅指定的临床性病医师资格培训单位。在病原体培养,DNA分子杂交技术等领域处国内先进水平,省内领先水平。在STD诊断方面,我们拥有省内唯一的HSV增减技术,在淋球菌耐药质粒及探针研究方面,以及复合PCR诊断技术等领域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皮肤外科专业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在省内处于领先。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中医科成立于1955年,通过寻访成都市及专县名老中医十名组建而成,开设了中医内、妇、儿、针灸、痔漏(肛肠)、骨伤等六个专业门诊。1988年组建了中医科病房,独立设床20张,2005年搬迁新大楼,床位增至36张。实际开放52张。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机构先后批准设立了中医骨伤科、中医肛肠科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基地(GCP),省中管局批准设立了名中医工作室,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科技进步奖6项。现已发展成为集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科室。

中医科拥有国内先进的手术检查及治疗设备,如配备德国、美国生产的按摩牵引床、国内领先的自动恒温薰疗床、超激光镇痛仪、多功能艾灸治疗仪、超声电导仪、电针仪、踩跷牵引床、肛门肛管直肠压力测定仪等,中医科现有人员36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省名中医3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9人,医学博士3人,医学硕士4人。门诊下设内、妇、儿、骨伤、外、针灸、推拿七个专业组,肛肠、骨伤设住院部。2009年门诊量7万余人次,住院病人1052人次,肛肠手术病人1000余台次。

中医科特色护理 在系统化护理的指导下,探索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将现代护理模式转变成具有“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将望、闻、问、切和中医基本理论与护理学知识相结合,护理程序与辨证施护相结合,护理技术操作与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相互补,全面估计病人的健康问题,竭力满足病人的医疗要求,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模式。并将病人按入院、住院、出院、回家不同时期进行健康教育、辩证施护、饮食调养、居家颐养,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中医骨伤专业 

我院中医骨伤科为中医临床二级学科,成立于1955年。由骨伤国医大师杜自明之女杜琼书大师创建,同时集合了郑怀贤等建国前后多位著名骨伤大师的传人。 

1988年成立病房。现有著名专家、高、中级职称及专业治疗技师,均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体育学院骨伤专业。是四川省骨伤专业唯一的国家临床药物试验研究科室。

继承发扬了杜氏、郑氏的活血散、小活络丹、新伤散、解凝散等骨伤内服、外敷秘方及独特的正骨、理筋手法。同步更新现代医学骨科、神经系统、心血管循环、风湿免疫、康复的最新理念,掌握最新、特色技术,致力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小针刀、骨关节炎、痛风等专病科研课题,形成了以小针刀、关节腔加压灌注、关节灌洗、针灸、穴位贴敷、中药奄敷、中药熏蒸、超激光镇痛、超声电超导、颈椎角度牵引、腰椎病分型治疗 、穴位注射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现代中医骨伤科诊断治疗方法。 历年来,多位医师多次出国交流、学习、工作。1994年3月小针刀发明人朱汉章教授亲自指导在本科开展小针刀技术。2008年四川特大地震中救治了大量的伤病员。 

先进设备:

卧位角度颈椎牵引仪、美国进口电动腰椎牵引仪、超激光镇痛仪、中药熏蒸治疗仪、超声电导仪、多功能艾灸治疗仪。 

特色专科: 小针刀专科、颈椎病专科、腰腿痛专科、骨关节炎专科、风湿骨痛专科,外伤后遗症截瘫、偏瘫专科、骨质疏松症专科。

诊疗范围: 

1、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骨质增生 

2、骨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3、骨折、骨折延迟愈合、骨伤后遗症 

4、运动创伤、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慢性劳损 

5、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风湿骨痛、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缺血坏死 

6、椎体骨折后截瘫、脊髓损伤后遗症;、外伤后偏瘫、脑外伤后遗症 

7、骨质疏松症 

目前设有门诊和病房,各设有一个治疗区。包括针刀手术室1间,换药室2间,牵引治疗室2间,熏药治疗室2间,普通治疗室4间。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拥有悠久的历史。1950年,由我国著名心内科专家吴德诚教授牵头,在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即前四川省人民医院)筹建心血管专业。1954年,心血管内科正式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成立,吴德诚教授担任了第一任心内科主任。1958年,吴德诚、张正中等老一辈专家率先在我院开展了西南第一例右心导管介入。80年代中期,郑竹虚主任在省内率先进行间隙性束支阻滞的电生理研究,并完成省内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989年,心内科在省内率先开展二尖瓣球囊导管成形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迄今,又先后开展了射频消融术、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先天心脏病封堵术等多项介入手术。

半个多世纪以来,心血管内科吸纳了众多的知名专家和人才。继吴德诚教授以后,张正中、郑竹虚、蔡力及姜荣建医师先后担任了本学科主任一职。目前在编及编外医护人员约80人,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6人,医师1人;护士(师)56-59人;博士6人,硕士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全科有12人分别担任全国、四川省和成都市医师协会、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与起搏电生理专委会后任主委、副组委、常委或委员职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心内科涵盖心内科一、二两个病区和一个心血管病研究所,开放床位102张,其中CCU病床10张,各种硬件设施配套齐全(配有中心监护仪3台、床旁监护仪56台、多导心电图机6台、除颤仪4台、电子血压仪8台、微量输液泵(注射泵)28台、呼吸机1台、多导电生理仪、数字显影仪各1台以及心导管室四间)。2014年全年收治专科病人4500余人次,完成各种介入手术3800余台,心血管专科门诊数达48000余人次。经心内科医护人员治疗痊愈、好转的患者数不胜数。科室收到患者自发赠送的锦旗以及医院收到的对心内科医护人员的表扬信也同样难以统计。

心血管内科分为临床心脏病学和介入心脏病学两个部分,各个亚专业均有相应的学术骨干。临床心脏病学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亚专业,学科主任姜荣建主任医师为学术带头人。常规开展项目: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病,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老年性心瓣膜病,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内膜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治。

介入心脏病学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心电生理与起搏、结构性心脏病三个亚专业,副院长、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蔡力主任医师为学术带头人。介入开展项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食道及心内电生理检查,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包括三维标测治疗复杂心律失常如房扑、房颤及室速等),心脏单腔、双腔、三腔永久起搏器( CRT、CRT-D )及ICD植入术,房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房颤左心耳封堵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冠状动脉内旋磨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FFR)等多项国内领先的先进技术和操作。

目前心血管内科科研人才辈出、学历层次丰富,科研氛围浓厚。近三年在国内外杂志共发表论著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4篇,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项,负责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负责省、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作为主编出版了1部学术专著和参编了2部学术专著。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多个领域开展了研究。其中基础研究:AKT/GSK-3β信号通路在calpain导致脓毒症小鼠心功能障碍中的作用、Calpain在脓毒症小鼠心功能不全中的作用、心肌病临床及遗传学研究和遗传学心律失常等,已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前期研究成果曾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和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4年,心内科被评为四川省甲级重点学科,同年,国家卫计委心脏介入治疗培训(起搏与电生理)基地授牌并招生。

心血管内科技术力量雄厚,各级医护人员敬业守职,刻苦钻研技术,不断探索和了解国内外医学发展动态,其诊疗技术和学术水平居省内先进地位。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神经内科始建于1952年,是我院最早成立的独立学科之一,现有开放床位123张,三个病区。于2002年成为四川省 本专业唯一甲级重点学科,2005年正式通过省卫生厅验收合格并授牌,于2009年高质量通过四川省卫生厅第二管理周期考核,2008年荣获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也是全国本专业唯一“先进集体”学科。 

科室内建有脑血管病、癫痫、神经心理和神经电生理四个研究室,无论在临床、科研及教学方面都具有扎实的基础,在四川省及全国神经病学领域均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近三年平均每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6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8项。近5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于2006年取得国家GCP资格;2007年底被卫生厅正式批准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已开始招收和培养规范化训练的神经内科临床住院医师数名,现有在职医护人员90名,其中博士4名,硕士20余名,国家级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优秀专家、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各数名。现正高一级专家1名、二级专家1名、三级专家2名、四级专家3名、名老专家3名为广大患者提供不同需求的优质服务。 

脑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部分脑梗死、脑出血,脊髓血管性疾病开展神经介入方面的研究与治疗,对有指征患者进行颅内外动脉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动脉狭窄预防再中风,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NBCA栓塞治疗脑、脊髓动静脉畸形。近3年来已开展上述检查及治疗近1000余例。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使用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引进了神经康复的系列设备和培训专业人员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了针灸、理疗、功能锻炼、心理及语言康复训练。 

癫痫诊治中心开展了侵入性脑电图及PET等相关影像学检查,为癫痫外科治疗提供术前评估。已建立4套视频脑电图监测仪组成的视频脑电图工作站,使癫痫类型的诊断进一步深化和准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与神经外科、影像、精神等专业合作,开展了包括发作期视频脑电图同步记录,癫痫灶定位并与影像学及行为学相结合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术前定位和手术治疗。定期举行神内、心理、神外、影像及患者等面对面多科联合讨论提高诊治水平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临床和科研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 

神经心理诊治中心常规开展了智能、焦虑、抑郁等数十种量表的电脑检测,可完成对痴呆、癫痫、焦虑、抑郁等患者的诊断、疗效评价、医疗鉴定等临床工作。建立了震后心理咨询室,同时对有明显心理应激的病员进行跟踪随访。将计划开展认知康复和语言康复训练。 

神经电生理中心配有较完善的电生理检查设备,包括丹麦的KEYPOINT Workstation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德国EME TC 2021型2台经颅多普勒仪,脑电图(智能公司生产),4台进口录像脑电图,定量感觉测定仪等。 

科室设有神经疑难疾病会诊中心,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组成的大查房会诊制度,主要解决神经疑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承办成都市神经内科每月一次疑难疾病会诊中心10年,市内多家医院共同讨论会诊神内疑难病例≥300例次。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四川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始建于1999年,是西南地区最早开展风湿性疾病诊治的独立的临床学科之一。经过15年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四川省最大的风湿免疫病诊治中心之一。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的诊疗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先后被医院评选为“先进集体”、“综合管理优秀科室”、“GCP管理优秀专业”“5S管理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等,并成为四川省卫生厅“共产党员模范示范窗口”、四川省卫生厅“先进基层党组织”。

风湿免疫科是具有临床科研型特色的学科,坚持“和谐、包容、团结、进取”的科风,提倡奉献精神,以病人为本。现开放床位75张,设一病区和二病区,年门诊量超5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超过3500人次,高质优效地完成了大量临床工作。随着科室的发展,我科现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共有42名医护人员,其中专科医师13人,有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高级职称6名,中级职称8名,博士2人,硕士9人。拥有独立的风湿病研究室、风湿病治疗室和风湿病检查室,在风湿病的遗传基因筛选、发病机制及临床干预等多方面进行研究,目前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及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我科是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成员单位、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成员单位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物临床试验基地。风湿免疫科主要诊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以及各种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等);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肌炎/皮肌炎、硬皮病、白塞病等;各种系统性血管炎及纤维肌痛综合征,复发性多软骨炎等。所开展的免疫检验项目能充分满足临床及科研的需要,包括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心磷脂抗体、β2-GP1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HLA-B27及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IgG4相关亚型检测等,可完成关节滑液及滑膜的检测及分析。

除传统药物规范化治疗外,我科还开展多项先进的治疗技术满足广大患者需求,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的生物靶向治疗,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难治性风湿免疫病的免疫吸附及血浆置换治疗,同时开展了“淋巴细胞去除术”及“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危重症患者。此外,科室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研究生教学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多名优秀人员在国家级、省市级学会任职,定期举办各种专业学术讲座。建立了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慢病管理系统,对病人实施长期随访及健康教育。开设了学科网站,为广大患者提供就诊信息、正确的慢病自我管理知识及各项医疗业务咨询,开创了新的交流平台。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1941年创建,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基层医院辅导为一体的特色专科,下设两个病区,四个亚专业,耳显微外科及神经外科,鼻科及颅底外科,咽喉及嗓音外科和头颈肿瘤外科,固定床位71张,年门诊量15万人次,手术3000余台,患者来自省内及西南地区。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遵义医学院,川北医学院,泸州医学院教学实习科室,每年接受研究生及耳鼻喉科专业实习医师20余人,是卫生部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室,接受规培医生30余人,每年接受省内各级医院进修医师10余人。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每年举办1~2期省级、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和各种学术研讨会,促进业内交流,并与国际接轨。每年均有不同国度的学者来我科参观交流。

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现有在职医师21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9人,医师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8人,是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四川省分会主任委员所在科室,科内多人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及四川省分会担任委员、常委及青年委员。现有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遵义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

科室拥有世界先进的莱卡高清晰度手术显微镜及听力室(脑干诱发电位、耳声发射、中耳分析仪和纯音测听等一系列专科检测仪器)。史赛克鼻窦内窥镜和显像系统以及电动微创吸切系统及全套鼻内窥镜手术器械,Storze动态喉镜系统,多导睡眠监测仪,CO2激光手术治疗仪,喉显微手术器械,纤维鼻咽喉镜等,同时拥有教学所需的投影仪、手提电脑、幻灯机、声像传输系统等设备 。

查看更多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