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科室简介
肿瘤内科郑荣生主任:zhengrongsheng@csco.org.cn
专业名称:肿瘤
项目负责人:汪子书
科室介绍: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专业由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先驱、原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顾问李同度教授领衔创立,李教授于1962年创建安徽省第一个肿瘤外科病房,也是全国少数几个肿瘤科室之一;1974年建立安徽省肿瘤医院和蚌医附院合署办公;1987年首创国际上最大的以收治晚期癌症患者为主的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安徽肿瘤康复医院(现为我院肿瘤康复部)。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现肿瘤科由肿瘤内科、肿瘤外科、肿瘤妇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康复科组成,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证专业(肿瘤)、安徽省肺癌综合诊疗中心、安徽省骨关节疾病诊治中心(骨肉瘤学组)、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肿瘤放疗科)。年门急诊量,年手术台次,年出院病人人次等在安徽省均居于领先。肿瘤科现开展肿瘤手术、化学、生物、内分泌、基因靶向、介入、中医中药、疼痛、心理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建立了临床路径指导下的肿瘤多学科诊治机制;建立了单病种专家组和研究团队;科室人才梯队合理、拥有教授6人、主任医师26人、副主任医师48人、博士8人;每年承接肿瘤方面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10余项;近三年承担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厅级课题30余项;发表SCI、国家级等高档次论文50余篇。目前承担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的主要为肿瘤内科。
肿瘤内科创建于1978年,是国内第一批肿瘤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安徽省第一批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肿瘤内科作为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3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科室从无到有、从简到精,现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特色和底蕴的、技术力量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肿瘤内科专业科室。目前,科室医疗队伍包含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7名,初级职称5名。其中硕士生导师5人,医学博士4名,医学硕士10名。科室分为4个病区,每月周转病人500余人次。
肿瘤内科主要担负肿瘤患者的诊断及药物治疗,后者包括局限期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和晚期肿瘤的解救化疗。在诊治过程中,按卫生部发布的恶性肿瘤规范化诊疗规范和国际上广为接受的恶性肿瘤治疗指南对各种肿瘤进行规范的内科治疗。贯彻综合治疗理念、积极推进“个体化”治疗,在考虑疗效的同时,关注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近年来肿瘤内科积极推进亚学科建设,细化肿瘤内科学的专业方向。科内有乳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肺癌、淋巴瘤和肉瘤专业治疗组。主要的专业特色: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已经与国际同步化;2、以HD-MTX为基础的骨肉瘤化疗及软组织肉瘤的药物治疗;3、肺癌分子标记物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4、恶性淋巴瘤的内科治疗;5、癌痛的规范化治疗;6、晚期恶性肿瘤维持治疗。并与院内其他兄弟科室建立了多学科会诊制度:1、与肿瘤外科和放疗科等定期进行多学科的联合会诊制度;2、与骨科、放疗科和病理科合作开展骨与软组织肉瘤的多学科讨论制度;3、与我院肺癌中心实验室合作,开展预后和疗效预测指标的测定,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近期开展的新技术:1、抗代谢药物的持续给药;2、PICC术(包括经肘部和颈外静脉中心置管术);3、拟开展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腹腔灌注化疗;4、拟开展恶性肿瘤的热疗。
多年来,肿瘤内科始终重视临床医疗质量的管理,制订了多项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对治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最规范、最安全的治疗。建科几十年来从未发生过重大医疗事故,这对于一个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高风险的科室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自1989年起,学科即为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每年承接Ⅰ-Ⅲ期临床试验10余项。近年来,重点参与高级别的国内外临床试验,尤其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在临床试验机构配置、数据传输和保存、临床研究质量控制方面受到国内同行的肯定和好评,并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在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教学方面,在医院科教科及肿瘤学教研室的协调下,采取科主任负责制,由分管教学的科室副主任召集受聘教师集体备课,实行科室内试讲制度,按肿瘤学教学大纲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按蚌埠医学院统一模版制作教学课件,为打造精品教学课程,不断提高肿瘤学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教学反馈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和好评。
肿瘤内科自建科以来就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临床医师临床技能的系统化及规范化培训。为了加强本科室各级医师的培训,制订了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进修培养计划,每位住院医师都有固定的副主任医师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其临床、科研技能的培训及考核。
科研方面积极进行转化医学研究,主要围绕药物敏感性测定和分子机制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卫生厅、教育厅课题20余项,在SCI收录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著30余篇。肿瘤内科作为为安徽省最早的肿瘤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5~8名,迄今已培养临床及科研型硕士研究生数十名。
展望未来,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肿瘤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秉承“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完善“个体化、规范化、综合化”的治疗目标,努力创建卫生部癌痛示范病房,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学科将进一步强化竞争机制,加强学术交流,不断更新知识,通过团队合作联合申报高层次课题,以学校本部和医院为依托,以创建国家重点学科为目标,积极努力提高学科的诊疗和科研水平,实现学科的全面发展。
科室简介
专业名称:普通外科(肝胆)
项目负责人:刘会春
联系电话:13909652055
联系邮箱:doctorlhc2000@aliyun.com
科室介绍:
肝胆外科创建于2001年,现有医护人员35名,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4名,博士2名,硕士8名。科室设置病床43张。2005年成为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点扶持学科,2006年成为蚌埠医学院重点学科,2010年被评为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点发展学科,2014年获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点培育学科。为安徽省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所在单位,有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省卫计委青年领军人才1名,院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名。
学科带头人刘会春,教授,主任医师,硕导,肝胆外科主任、普外科副主任。省第五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984年起从事外科临床和教学、研究工作。擅长复杂肝、胆、胰疾病的手术和非手术综合治疗及胆、胰内窥镜微创治疗、肝肿瘤射频消融术、经皮胆道支架治疗梗阻性黄疸、腹腔镜手术等。在省内率先开展肝肿瘤多极射频消融技术,拓展了肝脏肿瘤的治疗范围,尤其为复发、转移性肝癌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微创治疗手段。也为省内多家医院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有关研究获2011年蚌埠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卫生厅项目1项,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主持或指导参与的项目获8项院高新技术奖。发表论文90余篇,参编《主诉鉴别诊断手册-外科》(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Case FilesTM Surgery外科学 第2版》(卫生部规划教材英文版 案例分析系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研制实用新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套针,2001年获得国家专利,并获香港国际专利技术博览会金牌奖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成就奖。引进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技术并加以改进,有关研究2009年获蚌埠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近年研制胆道腔内施源导管,与国内厂家合作,导管已试制成功,2014年再次获得国家专利。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安徽省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外科学会肝胆胰学组副组长;安徽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微创医学会理事;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肝病介入学组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微创介入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恶性肿瘤治疗中心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肝胆外科杂志》、《蚌埠医学院学报》、《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特约编委,《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常务编委。
科室简介
专业名称:普通外科(肝胆)
联系电话:13909652055
联系邮箱:doctorlhc2000@aliyun.com
科室介绍:
肝胆外科创建于2001年,现有医护人员35名,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4名,博士2名,硕士8名。科室设置病床43张。2005年成为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点扶持学科,2006年成为蚌埠医学院重点学科,2010年被评为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点发展学科,2014年获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点培育学科。为安徽省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所在单位,有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省卫计委青年领军人才1名,院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名。
学科带头人刘会春,教授,主任医师,硕导,肝胆外科主任、普外科副主任。省第五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984年起从事外科临床和教学、研究工作。擅长复杂肝、胆、胰疾病的手术和非手术综合治疗及胆、胰内窥镜微创治疗、肝肿瘤射频消融术、经皮胆道支架治疗梗阻性黄疸、腹腔镜手术等。在省内率先开展肝肿瘤多极射频消融技术,拓展了肝脏肿瘤的治疗范围,尤其为复发、转移性肝癌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微创治疗手段。也为省内多家医院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有关研究获2011年蚌埠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卫生厅项目1项,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主持或指导参与的项目获8项院高新技术奖。发表论文90余篇,参编《主诉鉴别诊断手册-外科》(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Case FilesTM Surgery外科学 第2版》(卫生部规划教材英文版 案例分析系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研制实用新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套针,2001年获得国家专利,并获香港国际专利技术博览会金牌奖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成就奖。引进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技术并加以改进,有关研究2009年获蚌埠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近年研制胆道腔内施源导管,与国内厂家合作,导管已试制成功,2014年再次获得国家专利。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安徽省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外科学会肝胆胰学组副组长;安徽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微创医学会理事;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肝病介入学组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微创介入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恶性肿瘤治疗中心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肝胆外科杂志》、《蚌埠医学院学报》、《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特约编委,《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常务编委。
科室简介
专业名称:骨科
项目负责人:管建中
联系电话:13955231199
联系邮箱:jzguan2002@163.com
科室介绍: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现为安徽省骨关节病诊疗中心,安徽省卫生厅临床医学省级重点学科,安徽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学科,组织移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国务院首批硕士点之一,曾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集体。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全国百名优秀医师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为全国劳动模范,1人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为全国优秀援外医疗队队员。该学科现有教授、主任医师10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0名,医护员工6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含实验室2人),硕士学位者10人。设有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含骨病)、手足显微外科4个亚学科专业,开放床位130张,病床使用率常年保持在130%-150%,平均手术逾3000台次,III、IV类手术占70%以上。收治患者涉及骨科领域各种疑难复杂疾病。
骨科成立于1962年,近50年来在历届科主任的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发展安徽省骨科领域的领军学科和医、教、研中心。学科带头人1人担任安徽省省级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级学术期刊总编辑,中华系列及国家级学术期刊编委、常务编委,国家级及省级重点学科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立项评审专家,3人担任安徽省省级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0人担任安徽省省级专业学会委员、常务委员,10人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科整体实力居国内先进、省内领先,部分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科室简介
专业名称:眼科
联系电话:13505528369
联系邮箱:gaozq70@163.com
科室介绍:
眼科是1958年设立的独立的二级学科,从建科初期即开展了白内障、青光眼、斜视、视网膜脱离、角膜移植,眼内及眶内异物取出等多项手术,随着显微手术的发展,先后开展了复杂的多重联合手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拥有多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设有多个功能检查室,以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病、小儿眼科和斜视、眼部整形等为专业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共有医护人员34人,其中医师13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生2人、住院医师3人)。护理人员19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0人,护师8人),技术员2人。
眼科目前拥有进口裂隙灯显微镜、澳大利亚MEDMOND全自动视野计、日产TOPCON荧光造影仪、日产角膜曲率仪、莱卡手术显微镜、美国Alcon超声乳化仪、美国博士伦玻璃体切割仪、澳大利亚YAG激光、法国光太532nm眼底激光、长春微电脑同视机、日本尼德克准分子激光及配套检查设备(非接触眼压计、角膜地形图测量仪、综合验光仪、角膜厚度测量仪)等多种先进的仪器设备。
住院部单独病区,设正规床位31张,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多种方式的抗青光眼手术、视网膜脱离手术、玻璃体切割术、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眶肿瘤切除、眼部整形、眼外伤、复杂性斜视手术矫治等多种常规和复杂的手术,每年住院手术1500余台,年出入院病人数1500余人次。
门诊设有三个诊室、两个治疗室、前后段激光室、视野检查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室、同视机检查和弱视训练室、A/B超声检查室、验光室、准分子激光室。对白内障、青光眼、斜视弱视、视网膜脱离、眼底病、眼眶病、小儿眼科等眼科常见及疑难疾病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年门诊量近三万余人次。
白内障是传统优势专业,八十年代初科室即开始了白内障与人工晶体的系列研究,并于1991年以眼科为依托成立“安徽省白内障人工晶体研究中心”,研制了“PC-A8610C型人工晶体,举办了多期全国性学习班,培养了大批的学员,在白内障领域的研究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水平。之后又开展了小切口的白内障手术和目前疗效最好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开展的伴有粘连性小瞳孔、高度近视等合并症的复杂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新技术“病理性大瞳孔下小撕囊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造小瞳孔手术”(国内首创),解决了合并各种原因引起的病理性大瞳孔白内障患者术后畏光的问题。实现了白内障的治疗从以往的单纯脱盲转向注重提高视觉质量,向白内障屈光手术的跨越,在白内障研究方面具有连续性和层次性。四项研究成果获省级科技奖,研制的“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缝针”获国家发明专利。
玻璃体视网膜病是我科的特色之一,八十年代后期购置了TOPCON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仪,并派人进修学习,当时对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处于省内领先水平,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了玻璃体切割手术,先后派两名医生进修,专攻玻璃体视网膜病,先后开展了眼底疾病的激光治疗、双目间接眼底镜直视下的视网膜裂孔冷凝治疗视网膜脱离、硅油重水辅助下的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目前较为先进的手术。
八十年代即开始了儿童斜视弱视的治疗,购置了综合验光仪、进口隐斜计、同视机等当时较先进的诊疗设备,在省内较早开展共同性斜视、后天麻痹性斜视、眼球震颤等小儿眼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对大批斜弱视患者进行遮盖基础上的红光闪烁、后像疗法等综合治疗;开展了医学验光和儿童近视的防治,并派人进修眼肌方向,之后开设斜视弱视和小儿眼科门诊,并开展了复杂性斜视手术,在小儿眼科及斜视领域有着较为系统的研究。
青光眼是严重威胁视力的疾病,在建科初期即开展了虹膜嵌顿术,之后以显微小梁切除术取代之,在省内较早开展先天性青光眼的外路小梁切开和小梁切除术、新生血管性及恶性青光眼等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先后购置了平面视野计、眼压描计、进口全自动视野仪、非接触眼压计等,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科室简介
专业名称:重症医学
项目负责人:汪华学
联系电话:13965282230
联系邮箱:huaxuew2010@163.com
重症医学科最早源于1990年建立的内科监护室,1995年成为安徽省内最早率先独立建制的危重症监护诊疗中心。近年来,随着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学科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室拥有一支业务过硬、努力进取,团结协作、服务热情的医护队伍。可以治疗各种危重症,如: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休克、严重脓毒症、严重多发性创伤、颅脑疾病重症(含脑卒中、脑部肿瘤术后、中枢神经感染等)、病理产科、重症急性药物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重症急性胰腺炎等。而且对本地区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救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科现有本专业在职人员51名,其中医生11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硕士10名。护士40名,其中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6名;其中硕士1名,学士21名,取得中华护理学会重症医学专科护士资质3名,省级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护士资质3名。2006年被安徽省卫生厅授予首批省级ICU专科护士临床培养基地,是蚌埠医学院急诊医学及临床危重症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培育学科、蚌埠医学院院级重点发展学科。
特色技术应用情况说明:
1)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血液灌流、CBP、血浆置换等)
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尤其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近年来急救医学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和非肾脏疾病领域,并已成为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95年独立建科开始,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床旁血液灌流(HP)、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等血液净化技术,为各种重症尤其对急性中毒、急性肾衰竭(ARF)、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等患者的抢救,起到有效的关键作用。该技术曾申报教育厅科研项目(99J10149):《血液滤过抗介质治疗在MODS中的应用》,发表相关论文2篇:《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MODS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29(3):213-215.)、《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对MO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29(4):298-300.)。
2009年8月引进了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Primaflex持续血液净化装置,开展了高容量持续血液净化支持技术,其先进的气泡、压力监测功能,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的同时,也降低了医护人力资源成本。针对一些伴有显著SIRS或高胆红素血症的MODS患者,开展了持续血液滤过透吸+间断血液灌流的模式,利用新型灌流器HA330有效吸附炎症介质、HA330-Ⅱ有效吸附胆红素的作用,大大加强临床疗效。2009年1月~2011年12月,床旁应用血液灌流技术抢救各种药物中毒患者274例(HA230)、合并严重SIRS患者15例(HA330)、高胆红素血症9例(HA330-Ⅱ);应用Primaflex持续血液净化装置实施高容量持续血液净化技术抢救各种病因导致MODS重症患者98例,男59例,女39例,年龄19~72岁,每例患者运行时间15~38小时,总计持续运行达6185小时;其中,采用持续血液滤过透吸+间断血液灌流的模式23例,救治成功率为92.9%(91/98)。
2)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含Swan-Ganz漂浮导管、Vigileo微创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得到不断推广,通过 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适时提供右心或左心的压力信息及心排血量(CO)情况,用以评价人体循环功能,指导临床抢救治疗,包括液体管理、利尿剂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的用量调整等。但临床上,Swan-Ganz漂浮导管操作比较复杂,留置时间比较短,并发症比较多,有其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心排出量的监测手段也越来越多,并逐渐向无创和微创的方向发展。Vigileo微创连续心排监测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只需桡动脉穿刺置管;连续实时监测CO、SvO2、有创动脉压;留置管时间相对较长;不受机械通气限制等优点。
早在1995年建科之初,通过留置Swan-Ganz漂浮导管,我科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用以指导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科研项目《低潮气量加呼气末正压对急性肺损伤患者呼吸、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在研究期间,就是通过留置Swan-Ganz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荣获2001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 5月,我科引进了Vigileo心排量/血氧定量监护仪,开展了微创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截止2011年底,共应用于重症患者45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25~65岁;原发病为多发性创伤并发ARDS患者13例,严重感染并发ARDS患者11例,重症急性药物中毒8例,病理产科重症患者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例,AECOPD患者1例。治疗过程中根据SVV、CO、ScvO2等监测指标明确重症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和心功能状况,指导液体复苏,起到很好的临床效果,抢救成功率高达93.3%(42/45)。
3)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置管技术
营养支持是收住重症医学科病房的重症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肠外营养置管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经外周静脉进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我科自1994年独立建科开始,静脉置管技术就成为我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随着营养理念的进步,本着肠内营养优先的原则,肠内营养渐成为营养支持的主流,但重症患者常伴有较为严重的胃肠动力障碍,显著胃潴留,易导致胃内容物返流误吸,诱发吸入性肺炎;另外,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早期空肠营养有助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可见,对于这部分患者,留置空肠营养管是必须的。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实施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置管技术患者256例,男113例,女143例,年龄25~82岁;原发病为SAP患者67例,其他重症导致胃动力不足易返流患者189例;其中经胃镜引导留置空肠营养管253例,X线直视下操作留置空肠营养管3例,均无特殊意外发生。
4)间接热量测定法指导营养支持技术
因为重症患者存在高分解代谢、免疫功能失衡和器官功能障碍的差异,过多或不足的能量供给均成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009年美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ASPEN)指南认为,应当在开始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时明确能量需求目标;能量需求可以根据预测公式计算,或间接热量测定法(indirect calorimetry, IC)测定。住院最初1周内应努力提供能量 ≥ 50-65% 的目标热卡。与IC相比,Harris-Benedict预测公式对个体能量需求的判断欠准确;对于肥胖患者,如果没有IC,预测公式的准确性更差。通过间接热量测定患者个体能量代谢REE,可有效指导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我科自2011年9月引进营养代谢车监测系统(CCM Express),在省内率先开展对重症患者进行间接热量测定,确立需要喂养的目标热卡,用以指导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截止2011年底,共应用指导临床治疗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31~75岁;原发病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例,AECOPD、老年重症肺炎、弥漫性腹膜炎并发MODS患者各5例,多发性创伤并发MODS患者4例。根据测得热卡值的60~65%确定为每日营养支持的目标热卡,抢救成功率达80.8%(21/26)。
5)神经调节通气辅助呼吸支持技术
神经调节通气辅助模式(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NAVA)是一种全新的通气模式,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监测神经呼吸信号感知患者的实际通气需求,进而提供生理化的呼吸支持。NAVA与当前的通气模式不同,实施前必须在合适的位置安放探测电极来收集患者膈肌电活动(EAdi)信号,并通过传感器将信号传送至安装有NAVA相应软件的呼吸机。呼吸机感知到这些信号以后,根据预设的触发范围和支持水平给予通气支持。整个机械通气周期的启动是直接基于患者的呼吸中枢驱动,也就是患者本身实际的通气需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流速或压力的改变,无需设置容量、压力等参数,利用神经呼吸信号控制呼吸机送气,不仅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通气需求,而且实现了患者完全控制呼吸机送气,保证了对患者合理的通气支持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机协调性,开创了机械通气的又一全新领域。在NAVA模式下,不仅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呼吸中枢驱动,而且允许患者自主控制呼吸频率、吸气时间、潮气量以及辅助压力,呼吸机变成了“呼吸肌”,极大改善了人机协调性,实现患者完全控制呼吸机送气。
我科自2011年4月引进MAQUET NAVA呼吸机,截止2011年底,应用于存在严重呼吸机依赖重症患者2例,均是机械通气时间长达1月以上的外科术后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原发病为食道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小肠穿孔并发MODS 1例,改用NAVA同气模式后,收到很好的效果,分别最终在机械通气第43天、52天撤离呼吸机成功。
6)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指导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技术
ICU的重症患者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之中,患者感到极度的“无助”和“恐惧”,对患者的恶性刺激,导致痛苦增加,甚至使患者躁动挣扎,危及生命安全。另一方面,重症患者救治的目的在于保护支持多器官功能,恢复机体内环境稳定。当重症患者的病理损伤来势迅猛时,致病因素一时难以立即祛除,器官功能若强行代偿则有可能因为增加代谢氧耗做功而进一步受到损害。因此,通过镇痛镇静的治疗手段使得重症患者处于“休眠”状态,降低代谢和氧需氧耗,以适应受到损害的灌注与氧供水平,从而减轻强烈病理因素所造成的损伤,为器官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创造条件。ICU中的治疗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环节的缺陷都可能影响整体疗效。因此,镇痛镇静治疗与其它各种治疗手段和药物一样重要,不可或缺,需要重症医学科医师认真重视并掌握,趋利除弊,合理应用,适时做出镇静评估,避免镇静过度或不足,以达到更好地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目的。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是一种脑电信号分析方法,指测定脑电图线性成分(频率和功率),又分析成分波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位相和谐波),把能代表不同镇静水平的各种脑电信号挑选出来,进行标准化和数字化处理,最后转化为一种简单的量化指标;是目前以脑电来判断镇静水平和监测麻醉深度的较为准确的一种方法。值为100代表清醒状态,0代表完全无脑电活动状态(大脑皮层抑制),一般认为BIS值为85-100为正常状态,65-85为睡眠状态,40-65为全麻状态,低于40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研究表明,BIS为58.5时,患者从镇静适度向镇静过度转化,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BIS为82.5时,患者从镇静不足向镇静适度转化,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推荐临床适度镇静的BIS值范围:58.5~82.5。
我科自2009年6月在省内率先开展利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替代主观评分指导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截止2011年底,共应用762例,男418例,女344例,年龄16~75岁;原发病为多发性创伤(除外颅脑外伤)需要实施机械通气患者456例,严重脓毒症需要机械通气患者22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48例,重症急性药物中毒需要机械通气患者31例,显示BIS值在60~75之间相当于Ramay评分3~4分,患者表现相对安静,人-机协调性较好,无特殊意外发生。
科室简介
专业名称:消化
联系电话:13003022866
联系邮箱:wangqz2004@sina.com
科室介绍:
消化科成立于1964年,历经近4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学科。学科人员配备合理,拥有高素质人才队伍。现有在职职工34人,其中医生16人,护士18人。医生中拥有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学位构成博士1人,硕士8人,本科7人。自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以来,已培养硕士研生16人,现在读硕士生12人。所有的工作日均有专科门诊,拥有床位数56张。由于近几年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年门诊量及住院人数逐年增加。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病人,自1975年始开展内镜检查与治疗技术,相继购买了电子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超声胃镜、胶囊内镜。除开展常规胃镜、肠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外,还开展内镜下多种介入治疗如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食管狭窄扩张、食管支架置入、内镜下粒子植入术、胃肠息肉切除、内镜下止血治疗(药物、钛夹或硬化剂注射)、胆胰疾病的检查与治疗(ERCP)、胆管结石内镜下取石、鼻胆管引流、胆管支架置入、及胃扭转复位等技术;还开展了B超或CT引导下肝穿刺检查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常规开展DSA下各种消化道肿瘤(如肝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等)的介入治疗。目前科室主要诊治的病种有肝硬化、肝性脑病、肝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炎症性肠病、急慢性胰腺炎、癌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各种原因所致消化道出血及不明原因腹水等多种病种。由于近几年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年门诊量及住院人数逐年增加。
诊疗设备方面:电子胃镜及内镜工作站、电子结肠镜及内镜工作站、电子十二指肠镜及内镜工作站、胶囊内镜工作站、超声内镜及工作站、智能化胃肠电图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多种设备。
科室简介
专业名称:肾病
项目负责人:陈卫东
联系电话:13305521186
联系邮箱:cwd2012@163.com
科室介绍:
肾内科有病床56张,血透机40台,医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4人。收治的主要疾病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遗传性肾病以及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紫癜性肾炎等各种继发性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脏损伤等。可以常规开展经皮肾穿刺活检、肾囊肿穿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CRRT(CBP)等工作。目前年门诊量近2万人,出院病人1千余人,重危抢救病人100余人,肾活检400余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00余人,腹膜透析20余人,每年接收新透析病人200余人。2005年至今,相关工作量统计指标年均增长20%以上。
科室参与全院各科室急性肾损伤及多种中毒病人的救治工作,参与泗县疫苗事件、天长霍乱事件、婴幼儿奶粉事件、非典、禽流感、血透丙肝感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并圆满完成了任务。2005年开展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为血尿的定位诊断提供了更加可靠地依据,至今已完成2000余例;2006年开展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隧道式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解决了部分老年及血管通路(内瘘)难以建立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难题,该项目目前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次年获医院高新技术三等奖;2009年在对肾穿刺活检进行改良,改变进针角度及患者体位,对并发大量腹水等患者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并发症减少,次年获医院高新技术三等奖。近10年,科室每年开展新技术1~2项,与检验科合作开展的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测、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研究、血液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肾脏病的诊断应用、改良肾活检的临床应用等项目研究。
科室简介
专业名称:血液
联系电话:13855291898
联系邮箱:13855291898@163.com
科室介绍:
血液内科成立于1988年,科室由病房、门诊、骨髓细胞学实验室等部分组成。现有医技人员12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6人。人才梯队基本形成,学科发展集医、教、研、血液检验为一体。血液内科现开设1个病区,普通病床52张,单人无菌层流病床4张,是整体化模式病房护理单元。每年住院平均人数在1000人以上,2010至2013年病床利用率均>100%。科室承担着皖北地区血液病防治工作,已达到血液病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综合诊断水平。
1.医疗工作
2002年开始使用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使患者获得长时间的生存期及缓解率。2002年以来我科采用MA、DA、TA等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获得良好疗效。近年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完全缓解率为70.4%,1年无病生存也达74.5%,临床治疗达到非常满意的疗效。
2006年开始使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联合治疗恶性淋巴瘤,并用于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恶性淋巴瘤的完全缓解率达70%,5年无病生存率达50%。由于我科在淋巴瘤治疗上有一定的特色,常有外院未能确定诊断的患者,经我们的诊察,得到确诊,经过正确的治疗,使病人恢复健康。
2007年我们设计以亚砷酸4周疗法、全方式维甲酸和联合化疗等多种药物联合贯序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3例,经治疗的患者全部达到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98%,完全缓解率高于目前国内其他报告,国内报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一般80~90%。我们在患者完全缓解后以亚砷酸2周疗法联合全方式维甲酸和化疗贯序治疗作为缓解后治疗,经长期观察,疗效肯定、副作用少而轻微。随访时间1年月无病生存率为94.1%,2年无病生存率为93.3%,3年无病生存率也达 84.6%。
2008年我科开始使用白血病流式细胞学、融合基因、染色体的相关检测,使白血病的诊断从细胞形态学上升到分子生物学的水平。
2009年我科开始使用DVD(脂质体阿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和长春地辛)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0例,居于省内领先水平。
2010年开始使用万珂+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建立无菌层流病房,大大减少了白血病患者的感染率。
2010年我科实验室开展了PML/RAR、BCR/ABL等多种融合基因的检测,以及EPO及受体的检测,并开展基因配型检测。
2.科研工作
血液科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主要有:2002年以来获得多项省级课题,“流式细胞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ITP中的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急性白血病耐药相关基因监测和MTT法筛选化疗敏感药物”,“ 新的抑癌基因tslc1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去甲基化的实验研究”等;院级课题“Survivin和CD133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等;2010年成功申请国家自然基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icroRNA调控PRDM1基因甲基化表达的机制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以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血液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为主攻方向;对对骨髓移植及并发症的防治有一定的研究。
科室简介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是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特色专科,以介入心脏病学为特色,医教研相结合的现代化皖北地区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以“团结、求实、拼搏、奉献”为一贯的工作作风,以“一切从病人出发、以病人为中心”为根本服务宗旨,与国内一流医学院校和国内外知名医院保持密切合作与联系持续不断地将国内国际先进的心血管诊治技术运用临床,保持着与国内国际同步发展的医疗技术水平。
科室现有高级职称15名,医学博士3名,硕士11名。现开放病床148张,2010-2012年门诊量年平均3万人次,收治病人年平均4500人次左右。设有独立的CCU病房(20张)和专科心导管室,实验室及心电生理室。拥有一流的医疗设备,包括先进的导管室,备有大型X线数字平板心血管造影机,多导电生理仪二台,拥有新型三维标测系统(Insite Velosity)。美国心脏彩超诊断仪(含食道超声)进口心脏监护系统一套,进口心脏除颤仪五台、进口起搏分析仪和各种心脏起博程控仪、。动态心电图仪和动态血压检测仪等。
科室1996年评为院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省临床医学重点特色专科,2003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培养硕士生40余名,在读研究生20余名。同时还承担蚌埠医学院医疗系、护理系、检验系、影像系等专业的心血管病学的授课实习和见习工作。
除常规开展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外,科室以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治为特色和重点发展方向。常规开展的心脏介入治疗的项目有:心脏电生理检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博器植入术、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ICD)、导管法射频消融术(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速、房扑、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复杂心律失常)、心血管造影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和支架植入术(包括急诊PCI、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支持下PCI、经桡动脉PCI、冠脉复杂病变的处理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房缺、室缺、冠状窦瘤破裂等)、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等。年手术例数达1500例。特别是室性心动过速的心脏介入治疗、儿童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和左室起搏和单极标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等技术项目四次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并承担安徽省卫生厅、教育厅资助的多项重点科研任务,目前承担省级科研课题7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和博士专项科研经费总计科研经费达150万元。发表医学论文和专著300余篇。
新技术的开展使科室凝聚力加强,培养和造就一批省内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业队伍和技术人才。心血管科全体医护人员始终将以饱满的热情,以一流的技术、优良的服务为心血管病患者服务。
一、重大技术项目开展:
1、2001年开展INSYC8040三腔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2、2005年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ASD,VSD,PDA)和先天性肺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治疗
3、纠正性大血管转位合并室上速的消融治疗
4、冠状窦破裂的封堵治疗
5、左上腔,经CS回流,螺旋电极使用起搏器植入
6、左主干急症PCI,IABP支持下抢救成功
7、IABP支持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救治
8、急诊PCI
9、心房颤动的消融(三维标测下)
10、冠脉内腔内电图对存活心肌的判别及临床运用.
11、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性室性早搏的消融治疗(三维标测下)
二、2002年以来获奖情况
1、儿童心律失常的心脏介入性治疗。获2001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高大胜),
2、老年和老年前期患者心脏介入治疗介入的临床运用研究。2005年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蔡鑫)
3、左室起搏及局部单极电图标测在射消融中的运用2005年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史晓俊)
三、科研课题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二项,省自然科研基金项目二项,卫生厅和教育厅重点项目6项;总研究经费达300余万元。
主要研究者:王洪巨
王洪巨,男,1966年11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1995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武汉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内科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内科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及心律失常专业学组成员,安徽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医学会第一届身心医学分会委员兼秘书,蚌埠市第五届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2007年选拔为蚌埠医学院首期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8年安徽省第四周期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二层次人选;2009年第六批安徽省人事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医、教、研工作20年,具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各类心血管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完成各类心脏介入诊疗3000余例次)。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13项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两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科学技术三等奖。
科室简介
专业名称:呼吸
项目负责人:黄礼年
联系电话:13855229506
联系邮箱:bbmchln@126.com
科室介绍: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科成立于1964年,由全国著名内科学、呼吸病学专家、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分会呼吸学会首届主任委员陈慧漪教授创建,在陈慧漪、王安潮、徐风珍、陈余清、刘超等历届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学科获得了长足发展,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现代呼吸疾病诊治与人才培养基地。1984年学科被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至今共培养硕士60余名,其中包括全国知名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新民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徐作军教授、上海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北京安贞医院朱光发教授、湖南省立医院李文朴教授等;1987年建立呼吸内科研究室;1992年安徽省内最早成立了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1997年经安徽省卫生厅批准为首批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也是目前安徽省唯一的呼吸重点专科,在连续三个建设周期内,均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评审;2008年被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为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同年,呼吸内科实验室被省科技厅评审为安徽呼吸系病临床基础研究省级实验室;2008年牵头成立肺癌综合诊疗中心,2009年经安徽省卫生厅批准为安徽省肺癌综合诊疗中心,为国内最早开展肺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中心之一;2010年牵头成立安徽省微创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陈余清教授担任主任委员;同年本学科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认证;2011年响应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建议,医院正式将呼吸内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以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呼吸病学发展趋势,为学科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并于2012年成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呼吸专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临床规模,形成了肺部肿瘤、感染性疾病、慢阻肺、哮喘、肺间质病,肺栓塞及肺血管病、睡眠与呼吸生理、呼吸危重症及介入呼吸病学等亚专业;专科门诊、肺功能室、纤维支气管镜室、呼吸睡眠监测室、病原检测室及呼吸病实验室(安徽省呼吸系病临床基础研究省级实验室挂靠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为推动学科的发展,自70年代起先后在国内率先或较早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检查(通气、弥散、IOS)、运动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检查等。呼吸实验室近3年投资总额达800万余元,拥有了最先进的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等。同时积极开展多项医疗新技术:胸腔镜检查、纤支镜下支架置入、微波治疗、冷冻治疗等腔内介入治疗、B超及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检查、呼吸睡眠监测、支气管腔内超声等,已作为常规应用于临床,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如疑难、危重疾病,常见疾病(如哮喘、呼吸道感染、肺栓塞、COPD等)均已形成一整套诊断和治疗流程规范,其诊治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具有很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我科有6位主任作为省级专家组成员由省卫生厅派往省内多地市指导并参与抢救急危重病人,如:SARS、手足口病、甲流和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以及三光气泄露、氨气泄漏等突发事件。并多次得到卫生部等领导、专家表扬。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现拥有3个楼层,床位118张,RICU 8张;所有的工作日均设有专家门诊及专病门诊。并且建立了比较完善的RICU病房等。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方米;呼吸微创诊疗中心500平方米。
科室注重加强医、技、护、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方面,派人到德国、美国、法国及中国医科院、协和医院、北大附院、北京安贞医院、上海肺科医院等国内外学习交流,以扩大视野,提升自我,力求与国内领先领域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引进基础研究型人才,提升本学科的整体实验研究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对本科室中﹑青年医师进行临床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使其掌握相应的诊疗技术;定期主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扩大我科在省内的影响力,促进全省呼吸病学的发展。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长期坚持在临床工作,有非常丰富的呼吸专业临床经验,每周主持疑难危重病例查房;业务骨干均掌握气管支架、APC、电凝电切等介入性诊疗技术;中青年医生经过严格的临床培训,主治医生必需进行肺功能及支气管镜培训,能够进行独立操作。
主攻方向:学科发展以COPD发病机制的研究、COPD合并呼衰的各种抢救,肺癌的早期分子诊断、靶向治疗、综合治疗及呼吸病的介入治疗为主要技术特色。对于肺间质疾病及胸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有很高的造诣。
诊疗设备方面: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血气分析仪、心肺运动仪、肺功能仪、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及图像处理系统、支气管腔内超声、电子内科胸腔镜、睡眠呼吸监护仪、微波治疗仪、APC、冷冻治疗仪、CO2培养箱、PCR扩增仪、酶标仪、高速冷冻离心机、超大型低温冰箱、超净工作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活细胞系统、显微镜及膜片钳系统、凝胶成像系统、紫外及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生物显微镜、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系统、超微蛋白/核酸定量仪器、液氮罐、低温冰箱、标本库管理系统、双向电泳仪、肺功能仪、呼吸气冷凝器等多种配套设备。
科室简介
专业名称:风湿免疫
项目负责人:李志军
联系电话:13955289810
联系邮箱:lizhijundr@126.com
科室介绍: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成立于1991年,历经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风湿免疫病诊疗、教学与科研中心。现有在职职工28人,其中医生12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3名、住院医师5名、护师(士)13名。现有专科病床56张,其中观察与抢救病床6张;2012年病床利用率>100%。设有与临床紧密结合的专科实验室,所有工作日均有专科门诊。
为提高风湿性疾病的诊断水平,在有关科室协作下先后开展了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抗双链DNA检测、类风湿因子半定量检测、抗磷脂抗体检测等。自1997年5月以来还陆续开展了超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危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鞘内注射甲氨碟呤与地塞米松治疗狼疮脑病;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治疗骨关节炎和甲氨碟呤注射甲氨碟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新疗法;高频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TNF-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微创唇腺活检;应用DNA免疫吸附器治疗SLE;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使我院风湿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大有提高。
目前科室医生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的工作人员8名,1人目前攻读安医大在职研究生。硕士生导师2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3-4名。
诊疗设备方面:骨密度仪,DNA免疫吸附仪,酶标仪,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隔水式恒温培养箱、容声冰箱台式离心机、电泳槽、微型旋锅、电子恒温温水浴锅、高速冷冻微量离心机、微量振器、动态杀菌机机等多种配套设备。
科研方面:2008年参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综合治疗的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总主持人:北京协和医院曾小峰教授,本院风湿免疫科系研究分中心之一);2008年参加:高频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TNF-a抗体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制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研究;2008年参加:应用DNA免疫吸附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2010年参加:脐带间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2009年参加:TNF-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研究;2009年参加:PD-1及其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2010年其承担国家多中心等临床试验近50项。
主要研究方向:对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为代表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为主攻方向;对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及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研究亦有较高的水平。
科室简介
专业名称:内分泌
联系电话:18096589000
联系邮箱:zxm87517@163.com
科室介绍:
内分泌科成立于1972年,建科前为内科内分泌专业组。历经4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内分泌病、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研究中心。现有在职职工31名,其中医生12名,教授、主任、副主任医师6名,(在读博士1名),均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技师1人,主治医师3人(硕士2人),主管护师2名,住院医师3名(硕士1人),检验师2人,护师(士)14人。目前床位增至56张,
科室门诊工作量2010至2012年分别为38536人次、41488人次和46570人次。2010至2012年住院病人数分别为1011、1101、1250人次,病床使用率分别为178%、181%、190.6%,年均门诊量4.5万人次左右,好转率96%以上;年均住院病人1120人次,转诊率为1%;床位周转率210%,平均住院日12日。于2007年10月被省卫生厅评定为省级临床医学特色专科。2010年我院被卫生部确定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内分泌科被批准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的科室,已多次选派人员参加药物临床试验GCP培训,均获结业证书,现承担多项新药的临床试验。
在90年代初省内首创开展了胰岛与胰腺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工作,进行了股三角区胎胰显微血管吻合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及多层肌注法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工作。
“Endocrine diseases with dermatomyositis”研究成果,1987年获省科委二等奖。1995年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期间在国内首次报道了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综合症的患病率和在糖尿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进行糖尿病微量元素与临床的关系研究。“《内科学》全国医学高等专科教材”研究成果,2000年获卫生部一等奖。2000年开始与瑞金医院分子医学中心、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人才交流和科研协作。目前共承担科研课题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课题12项,其中“蚌埠地区糖尿病防治系列研究”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蚌埠地区糖尿病防治系列研究(延续25年)”通过成果鉴定,2011年获蚌埠市科学技术局二等奖。并在蚌埠地区多家医院进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至今为止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4篇,中华系列7篇。
技术项目有:
⑴ “持续动态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的联合应用(即“双C”治疗)更有效的控制血糖,是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对指导糖尿病的治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减少医疗开支等具有重要的意义。⑵ 糖尿病并发症检查箱的开展可以早期检出糖尿病亚临床并发症,对早发现和早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从而降低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述两项技术在蚌埠地区医院的开展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在同类学科中居领先水平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⑶ 将胰岛素増敏剂应用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症,可以明显的改善胰岛素抵抗,恢复月经周期,促进优势排卵,增加受孕机率;降低心血管疾病远期风险。⑷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疾病微创诊治的广泛开展,对于明确甲状腺疾病的类型,尤其对良恶性病变有很重要的意义,为甲状腺病变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依据,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同时也是甲状腺囊性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⑸新开展的PTH和CT的测定提高了甲状旁腺相关疾病及钙、磷代谢紊乱等少见疾病的诊疗水平。⑹胰岛素原及胰高血糖素的测定,更能客观的反映患者胰岛抵抗水平,可提高一些难治性糖尿病的诊出率。⑺GAD-Ab、ICA等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诊治。(8)GnRHα兴奋试验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疾病如春期延迟、性发育迟缓、性功能减退、闭经、性早熟患者诊治中起到了重大的意义。(9)IGF-1和IGFBP-3检测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儿童性早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诊治。
内分泌科实验室拥有优越的实验条件,开展了甲状腺系列、糖尿病系列、肾上腺、垂体、性腺等腺体激素及自身抗体的测定,为医疗、科研和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诊疗设备方面: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仪、化学发光仪、XH-6020 γ免疫计数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酶标仪、CO2培养箱、PCR扩增仪、高速冷冻离心机、超净工作台、超大型低温冰箱、心电监护仪、骨密度仪等多种配套设备。
主攻方向:1、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临床研究2、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及其临床诊3、性腺疾病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治疗
1994年被评为蚌埠医学院重点学科,2001年被批准为教育部硕士学位授予专业,2007年10月被省卫生厅评定为省级临床医学特色专科,2008被批准为安徽省卫生厅糖尿病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2012年被批准为安徽省卫生厅糖尿病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2013年被批准为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培育专科。总之,今天的内分泌科已成为安徽省皖北地区最有影响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