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882胶囊|进行中-招募中

登记号
CTR20241026
相关登记号
CTR20230351,CTR20230736
曾用名
药物类型
化学药物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痛风
试验通俗题目
AR882胶囊治疗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II/III期临床试验
试验专业题目
评价AR882胶囊对比非布司他片治疗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II/III期临床试验
试验方案编号
APRAB-H001-P301
方案最近版本号
1.0
版本日期
2024-01-25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张巧妮
联系人座机
020-22201642
联系人手机号
13560366406
联系人Email
20201404@gdyph.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东捷路76号润霖医药创新产业园202栋
联系人邮编
510760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其它-新版
试验目的
II期: (1)主要目的:探索AR882胶囊治疗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以确定III期研究的给药方案。 (2)次要目的:探索AR882胶囊在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安全性;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PopPK)分析方法,探索AR882胶囊在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探索AR882和AR896的暴露与效应之间的关系。 III期: (1)主要目的:评价AR882胶囊治疗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 (2)次要目的:评价AR882胶囊在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安全性;基于PopPK分析方法,探索AR882胶囊在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PK特征;探索AR882和AR896的暴露与效应之间的关系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双盲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入选标准
  • 年龄18-75周岁(含临界值),性别不限
  • 满足2015年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且血清尿酸(sUA)≥480μmol/L
  • 3.体重指数(BMI)≥18kg/m2且≤35kg/m2
  • 有生育能力的受试者同意在研究期间及末次给药后3个月内采取医学认可的有效避孕措施
  • 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 已知或疑似对试验用药或其成分过敏,或既往对非布司他不耐受或存在禁忌症者
  • 随机化前2周内HbA1c≥8%
  • 随机化前2周内,任一实验室检查达到以下标准:WBC<3.0×109/L,Hb<90g/L,PLT<80×109/L,AST或ALT>1.5×ULN,TBIL>1.5×ULN,Scr>1.5×ULN,eGFR<60mL/min/1.73m2
  • 随机化前2周内使用过任何其他降尿酸药物,兼有影响尿酸水平的其他合并用药(包括但不限于氯沙坦、钙通道阻滞剂,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钙,α-糖甘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二甲双胍)稳定剂量使用除外
  • 随机化前2周内使用阿司匹林>100mg/天或使用剂量不稳定者
  • 随机化前2周内使用过任何利尿剂
  • 随机化前2周内使用了任何CYP2C9的中、强效诱导剂或抑制剂,或BCRP底物药物
  • 由肿瘤、慢性肾病、血液病、药物等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或遗传性高尿酸血症
  • 随机化前2周内有尚未消退的痛风发作
  • 随机化前2周内有肾结石或尿路结石的影像学或临床表现(如血尿、腰背疼痛)
  • 存在研究者认为可能混淆痛风性关节炎的其他关节病变,如类风湿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假性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化疗、放疗、慢性铅中毒、急性梗阻性肾病等导致的关节病变
  • 伴有恶性肿瘤,或筛选前5年内有恶性肿瘤病史(已经治愈的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和已切除的宫颈上皮内瘤变除外)
  • 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如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IV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QTcF间期(Fridericia公式)延长(男性>450ms,女性>470ms)、筛选前12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控制不良的心律失常或不稳定性心绞痛等
  • 无法吞咽口服药物或可能干扰药物吸收的胃肠道疾病者,或筛选前3个月内有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
  • 伴有需要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全身性疾病,或随机化前2周内接种过疫苗者
  • 合并有其他严重或控制不佳的疾病
  • 有黄嘌呤尿病史
  • 研究者认为依从性不佳(如酗酒、吸毒、药物滥用等),可能影响试验药物安全性和疗效评价的患者
  •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 伴有急性炎症或有临床意义的活动性感染
  • 活动性乙肝(HBsAg阳性且HBV-DNA>1000 IU/mL),或血清HCV抗体、HIV抗体、梅毒抗体阳性
  • 既往接受过肾切除术和/或肾移植者
  • 随机化前3个月内进行过大型手术,或术后尚未恢复,或研究期间计划进行大型手术者
  • 随机化前3个月内献血(或失血)≥400mL或接受输血者
  • 筛选前3个月内或试验药物5个半衰期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以时间较长者为准),或筛选前3个月内参加过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者
  • 研究者认为的任何其他情况不适合参加本试验者

试验分组

试验药
名称 用法
中文通用名:AR882胶囊
剂型:胶囊
中文通用名:AR882胶囊
剂型:胶囊
中文通用名:AR882胶囊(12.5mg/粒)模拟剂
剂型:胶囊
中文通用名:AR882胶囊(25mg/粒)模拟剂
剂型:胶囊
对照药
名称 用法
中文通用名:非布司他片
剂型:片剂
中文通用名:非布司他片
剂型:片剂
中文通用名:非布司他片(20mg/片)模拟剂
剂型:片剂
中文通用名:非布司他片(40mg/片)模拟剂
剂型:片剂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II期:治疗8周时血清尿酸<360μmol/L的受试者百分比 治疗8周时 有效性指标
III期:治疗18周时血清尿酸<360μmol/L的受试者百分比 治疗18周时 有效性指标
次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II期:治疗8周时血清尿酸<300、240μmol/L的受试者百分比 治疗8周时 有效性指标
II期:治疗2、4、6周时血清尿酸<360、300、240μmol/L的受试者百分比 治疗2、4、6周时 有效性指标
II期:治疗2、4、6、8周时患者血清尿酸较基线下降值 治疗2、4、6、8周时 有效性指标
II期:治疗2、4、6、8周时患者血清尿酸较基线下降百分比 治疗2、4、6、8周时 有效性指标
II期:治疗2、4、6、8周时患者血清尿酸值 治疗2、4、6、8周时 有效性指标
II期:不良事件 试验期间,发生时 安全性指标
II期:基于PopPK分析方法,表征AR882和AR896的PK特征 治疗8周内 有效性指标
II期:探索AR882和AR896的暴露与药效学(PD,血清尿酸)/疗效终点和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 治疗8周内 有效性指标
III期:治疗18周时血清尿酸<300、240μmol/L的受试者百分比 治疗18周时 有效性指标
III期:治疗2、4、6、10、14、22、28(或30)周时血清尿酸<360、300、240μmol/L的受试者百分比 治疗2、4、6、10、14、22、28(或30)周时 有效性指标
III期:治疗2、4、6、10、14、18、22、28(或30)周时患者血清尿酸较基线下降值 治疗2、4、6、10、14、18、22、28(或30)周时 有效性指标
III期:治疗2、4、6、10、14、18、22、28(或30)周时患者血清尿酸较基线下降百分比 治疗2、4、6、10、14、18、22、28(或30)周时 有效性指标
III期:治疗2、4、6、10、14、18、22、28(或30)周时患者血清尿酸值 治疗2、4、6、10、14、18、22、28(或30)周时 有效性指标
III期:不良事件 试验期间,发生时 安全性指标
III期:基于PopPK分析方法,表征AR882和AR896的PK特征 治疗28(或30)周内 有效性指标
III期:探索AR882和AR896的暴露与PD(血清尿酸)/疗效终点和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 治疗28(或30)周内 有效性指标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研究者信息

姓名 学位 职称 电话 Email 邮政地址 邮编 单位名称
曾小峰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13501069845 xiaofeng.zeng@cstar.org.cn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各参加机构信息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地区 城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曾小峰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曾学军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包头市中心医院 刘爱英 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市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陈宏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洛阳市中心医院 袁毅 中国 河南省 洛阳市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 杜正福 中国 山西省 运城市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米存东 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李荣滨 中国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周磊 中国 江苏省 常州市
临汾市中心医院 强树华 中国 山西省 临汾市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党万太 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 高政南 中国 辽宁省 大连市
江西省人民医院 段利华 中国 江西省 南昌市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郭迪斌 中国 江西省 赣州市
湘潭市中心医院 成建钊 中国 湖南省 湘潭市
柳州市人民医院 刘媛 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柳州市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姜振宇 中国 吉林省 长春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古洁若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南阳市中心医院 王建刚 中国 河南省 南阳市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成志锋 中国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杨敏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海南省人民医院 潘楚瑛 中国 海南省 海口市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刘娟云 中国 河南省 三门峡市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 勾威 中国 河北省 廊坊市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郭冬梅 中国 广东省 佛山市
宜春市人民医院 李百云 中国 江西省 宜春市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薛原 中国 福建省 厦门市
益阳市中心医院 夏丽 中国 湖南省 益阳市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江涛 中国 四川省 宜宾市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陈海英 中国 河北省 石家庄市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谢亘青 中国 湖南省 湘潭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崔莉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蔡小燕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深圳市人民医院 洪小平 中国 广东省 深圳市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刘志纯 中国 江苏省 苏州市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毛莉 中国 江苏省 淮安市
金华市中心医院 华丽 中国 浙江省 金华市
郑州市中心医院 杨磊 中国 河南省 郑州市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吕文山 中国 山东省 青岛市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树杰 中国 山东省 济宁市
山东省立医院 孙红胜 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董凌莉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汉市中心医院 方珣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张宁 中国 辽宁省 沈阳市
吉林省人民医院 姜国平 中国 吉林省 长春市
山西白求恩医院 张莉芸 中国 山西省 太原市
绵阳市中心医院 邹晋梅 中国 四川省 绵阳市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曹洪义 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黄新翔 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雷玲 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吴锐 中国 江西省 南昌市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谢长好 中国 安徽省 蚌埠市
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林玲 中国 海南省 三亚市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沈瑞明 中国 海南省 海口市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王静 中国 云南省 昆明市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徐健 中国 云南省 昆明市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蒋成燕 中国 贵州省 遵义市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王芳 中国 陕西省 咸阳市
株洲市中心医院 文振华 中国 湖南省 株洲市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林禾 中国 福建省 福州市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林顺平 中国 福建省 福州市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朱芳晓 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周亚欧 中国 湖南省 长沙市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周冬梅 中国 江苏省 徐州市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任翔 中国 湖南省 常德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黄安斌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唐琳 中国 重庆市 重庆市
天津市人民医院 李玲 中国 天津市 天津市
上海市同仁医院 刘彧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薛鸾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陆灏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德阳市人民医院 冯林 中国 四川省 德阳市
南京市第一医院 李倩 中国 江苏省 南京市

伦理委员会信息

名称 审查结论 审查日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修改后同意 2024-02-2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4-03-1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4-12-0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5-02-25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进行中-招募中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636 ;
已入组例数
国内: 123 ;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2024-04-19;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2024-04-22;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版本号 版本日期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