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313(SC)注射液|进行中-尚未招募

登记号
CTR20250107
相关登记号
CTR20240571
曾用名
药物类型
生物制品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试验通俗题目
CM313(SC)注射液在SLE受试者中的II期临床研究
试验专业题目
一项评价CM313(SC)注射液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临床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CM313-106106
方案最近版本号
V2.0
版本日期
2024-12-17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贾茜
联系人座机
028-88610620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qianjia@keymedbio.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双流区生物城中路二段18号D2栋)
联系人邮编
610219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期
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评价CM313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有效性。 次要目的:评价CM313治疗SLE的其他有效性; 评价CM313治疗SLE的安全性; 评价CM313和rHuPH20在SLE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 评价CM313在SLE受试者中的药效学(PD)效应; 评价CM313和rHuPH20在SLE受试者中的免疫原性。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双盲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65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入选标准
  • 年龄≥18且≤65周岁,男女不限。
  • 具备理解研究性质的能力,自愿签署ICF。
  • 根据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诊断分类标准,诊断为SLE。
  • 筛选期SLEDAI-2K评分≥6分,且筛选期和基线时SLEDAI-2K临床症状的(除外低补体和/或抗ds-DNA抗体)评分≥4分。
  • 筛选期根据中心实验室的实验室参考值范围定义的抗核抗体阳性和/或抗ds-DNA抗体阳性结果。
  • 筛选期BILAG-2004中≥1个器官系统评级为A或≥2个器官系统评级为B,且PGA评分≥1.0。
  • 试验用药品首次给药前维持稳定的标准治疗方案至少30天。
排除标准
  • 肾脏疾病:随机前8周内有严重狼疮性肾炎[定义为尿蛋白>6 g/24小时或采用尿蛋白/肌酐比的等量值、或血清肌酐>2.5 mg/dL或肾小球滤过率≤40 mL/min/1.73 m2]、或需要使用方案禁用的药物治疗的活动性肾炎、或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接受泼尼松≥100 mg/d或等效能糖皮质激素治疗≥14天。
  • 随机前8周内有由SLE导致或非SLE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
  • 筛选期存在研究者认为可能干扰SLE皮肤或关节评估的非SLE炎症性皮肤或关节疾病。
  • 存在研究者认为参与研究会对受试者的安全性造成风险,或研究期间疾病/病症加重时会影响安全性或有效性分析判断的临床重大疾病史。
  • 筛选前2周内或筛选期存在需要使用全身性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或抗真菌药治疗的活动性慢性或急性感染。
  • 已知或疑似有免疫抑制病史。
  • 随机前4周内接种过或计划在研究期间接种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
  • 既往接受过CM313的受试者。
  • 随机前4周内参加过任何临床试验或在参加临床试验的研究药物5个半衰期内。
  • 随机前6个月或5个半衰期内(以时间较长者为准)接受过任何B细胞耗竭治疗(如抗CD20、抗CD19)或抗浆细胞治疗。
  • 随机前3个月或5个半衰期内(以时间较长者为准)接受过任何除B细胞耗竭治疗(如抗CD20、抗CD19)或抗浆细胞治疗以外的生物制剂治疗。
  • 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受试者或男性受试者从签署ICF到末次试验用药品给药后6个月内有生育计划或捐精计划,或不同意从签署ICF到末次试验用药品给药后6个月内采用高效的避孕措施。
  • 正在妊娠或哺乳的妇女,或者计划在研究期间妊娠或哺乳的妇女。
  • 研究者认为会妨碍受试者参与研究的任何原因。

试验分组

试验药
名称 用法
中文通用名:CM313(SC)注射液
剂型:注射剂
中文通用名:CM313(SC)注射液
剂型:注射剂
对照药
名称 用法
中文通用名:CM313(SC)安慰剂
剂型:注射剂
中文通用名:CM313(SC)安慰剂
剂型:注射剂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治疗24周(W24)时达到SLE应答指数-4(SRI-4)的受试者比例。 治疗24周 有效性指标
次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达到SRI-4的受试者比例。 各评价访视点 有效性指标
达到基于BILAG的综合狼疮评估(BICLA)的受试者比例 各评价访视点 有效性指标
随机化后至首次BILAG发作的时间 各评价访视点 有效性指标
W16~W24泼尼松(或等效药物)剂量≤5 mg/d的受试者比例 W16-W24评价访视点 有效性指标
达到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LLDAS)的受试者比例。 各评价访视点 有效性指标
不良事件(AE)、生命体征、体格检查、12-导联心电图(ECG)、实验室检查等 各访视评价点 安全性指标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研究者信息

姓名 学位 职称 电话 Email 邮政地址 邮编 单位名称
曾小峰 博士 主任医师 010-64016387 Xiaofeng.zeng@cstar.org.cn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各参加机构信息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地区 城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曾小峰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赵久良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刘燕鹰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赵冬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李晖云 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靳洪涛 中国 河北省 石家庄市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史晓飞 中国 河南省 洛阳市
新乡市中心医院 范文强 中国 河南省 新乡市
南阳市中心医院 王建刚 中国 河南省 南阳市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薛愉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吴华香 中国 浙江省 杭州市
苏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刘志纯 中国 江苏省 苏州市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邬秀娣 中国 浙江省 宁波市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丹 中国 浙江省 温州市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任向东 中国 江苏省 盐城市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林昌松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广东省中医院 何晓红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中山市中医院 李燕林 中国 广东省 中山市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吴锐 中国 江西省 南昌市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莫汉有 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米存东 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谢其冰 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四川省人民医院 朱静 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唐琳 中国 重庆市 重庆市
绵阳市中心医院 杨静 中国 四川省 绵阳市
甘肃省人民医院 周淑红 中国 甘肃省 兰州市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何岚 中国 陕西省 西安市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曾家顺 中国 贵州省 贵阳市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王静 中国 云南省 昆明市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徐健 中国 云南省 昆明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董凌莉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宋书林 中国 湖北省 宜昌市
十堰市人民医院 陶洪 中国 湖北省 十堰市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李通 中国 湖南省 长沙市
株洲市中心医院 李敬扬 中国 湖南省 株洲市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丽芳 中国 湖南省 衡阳市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聂英坤 中国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姜振宇 中国 吉林省 长春市
吉林省人民医院 姜国平 中国 吉林省 长春市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郭韵 中国 辽宁省 沈阳市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温鸿雁 中国 山西省 太原市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王晓霞 中国 山西省 太原市
山西白求恩医院 张莉芸 中国 山西省 太原市
临汾市中心医院 强树华 中国 山西省 临汾市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学彬 中国 山东省 滨州市
枣庄市立医院 马新美 中国 山东省 枣庄市
潍坊市人民医院 马晶晶 中国 山东省 潍坊市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穆荣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伦理委员会信息

名称 审查结论 审查日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5-01-06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进行中-尚未招募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已入组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版本号 版本日期
crcc边栏广告1
免费报名

发布
问题